陆生好文耻章句,台省荐贤曾不遇。
箧中惟有夏侯经,坐上虚传左徒赋。
裹粮三月未解贫,纵酒千场已非故。
邺下才人那可攀,杜陵男子谁相顾。
壮发蹉跎二十余,吹箫击筑过荒闾。
空歌白马边头曲,但读黄牛道上书。
东堂揖君手重把,三市招邀日游冶。
黄纸多闻召侍中,皂囊不得干门下。
接半倒且为欢,琅玕一编聊自写。
五陵年少轻笑嗤,穷巷回车徒尔为。
始知齐鲁诸生贼,不及幽并游侠儿。

【注释】

①放歌:歌唱。

②陆费(fèi):字次业,苏州人,唐宪宗元和时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春帆:指友人张仲舒之弟张春帆。春帆,张春帆的字。天津:地名。

③陆生:指诗人的朋友张春帆。好文:爱好文章。

④台省:指朝廷。荐贤:推荐人才。曾:曾经,过去。不遇:不被重用。

⑤夏侯经:夏侯玄。《左徒赋》:《左氏春秋传》中有《左氏春秋传》,是西汉末年鲁国太史夏侯建所辑。

⑥三月:三个月。解贫:摆脱贫困。

⑦邺下:邺城,即今河北临漳县。才人:才能出众的人。

⑧杜陵:古县名。在长安东南,汉宣帝葬于此,故后人称之为杜陵。男子:这里指张春帆。

⑨蹉跎:形容时间过得快。二十余:二十多年。

⑩吹箫击筑:吹箫、打鼓。荒闾(lǘ):荒凉的里巷。

⑩白马边头曲:指边塞的歌曲。

⑩黄牛道上书:指《老子》一书,黄牛即老牛,喻指老子,道上书即《道德经》。

⑩东堂:指张春帆家的客厅。揖:拱手行礼。

@三市:指集市。招邀日游冶:邀请朋友一起游玩。

@黄纸多闻召侍中:指皇帝的诏书。多闻召侍中,指皇帝的诏书多次召唤张春帆入朝为翰林学士。皂囊不得干门下:指张春帆没有当上翰林学士。

⑩琅玕(láng guā):美玉名。半倒:倾斜。

@五陵年少轻笑嗤:五陵少年嘲笑张春帆。五陵:汉代帝王陵墓所在之地,此处泛指富贵人家子弟。

@穷巷回车:指张春帆贫穷困厄之时,有人讥笑他而让他回家。徒尔为:白白地做而已。

⑩齐鲁诸生:指孔孟学派的学者们。贼:同“窃”,窃取。

⑩幽并游侠儿:指豪爽的游侠之士。幽州、并州:古地区名。游侠儿:有勇力、讲义气的人。

【译文】

陆生好文耻章句,台省荐贤曾不遇。

箧中惟有夏侯经,坐上虚传左徒赋。

裹粮三月未解贫,纵酒千场已非故。

邺下才人那可攀,杜陵男子谁相顾?

壮发蹉跎二十余,吹箫击筑过荒闾。

空歌白马边头曲,但读黄牛道上书。

东堂揖君手重把,三市招邀日游冶。

黄纸多闻召侍中,皂囊不得干门下。

接半倒且为欢,琅玕一编聊自写。

五陵年少轻笑嗤,穷巷回车徒尔为。

始知齐鲁诸生贼,不及幽并游侠儿。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以赞美张春帆的才华,表现了对张春帆的深厚友谊。全诗四十六句,每句八言,共七百二十个字,语言简练,结构严谨,音韵和谐,意境深远,堪称佳作。

首联两句,点明送别之意:“陆生”即诗人的朋友张春帆;“文”与“耻”二字,表明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不甘平庸、不甘屈辱的性格特征。“台省荐贤”四句,进一步说明张春帆因才高而遭埋没的原因——被荐举到朝廷任官,却未能得到任用。作者对此深表惋惜之情,并由此引出下文的感慨。

颔联两句,描写了张春帆生活艰难的情形:“箧中惟有夏侯经”,说明其贫困潦倒;“虚传左徒赋”,暗指其才华被人们忽视。这两句不仅表现了张春帆的境遇,更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坚毅性格;面对困境毫不动摇,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理想。

颈联两句,表达了张春帆对生活的无奈感:“三月”与“千场”,“饥寒”与“酒醉”,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他在艰难困苦中的悲惨遭遇。然而,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邺下才人”四句,则进一步揭示了张春帆的志向与抱负:他渴望像古代那些杰出人物一样,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精神境界,令人敬佩!

尾联两句,描绘了张春帆的生活情趣以及与友人之间的交往情景。“东堂揖君手重把”,描绘了两人亲切交流的场景;“三市招邀日游冶”,表现了他们闲暇之余的美好时光。这两句既展示了张春帆乐观豁达的心态,又表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

最后两句,直接回应了题目:“始知齐鲁诸生贼”,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不及幽并游侠儿”,则是对那些仗剑走天涯、行侠仗义之士的赞美。这两句既体现了张春帆的远见卓识,也表达了他对正义事业的坚定支持。

整首诗歌以送别为题,通过赞美张春帆的才华、品格、志向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等方面展开叙述,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诗歌在结构、语言、意境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成就,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