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相见日,俱是少年时。
江树侵行迹,山云误客思。
黄金皆失计,白发不须期。
浮念知非道,高歌寄别离。
《送别汪姚良兄》
与你相见时,我们都是少年。
江边的树侵扰了我的足迹,山中的云误了我的思绪。
黄金都已失意,白发无需等待。
浮生如梦,我明白这并非正道;高歌一曲,以歌声寄托别离之情。
【注释解析】:
- “与君相见日”,指的是你与我初次见面的日子。
- “俱是少年时”,“俱”为共同,“少年时”则是指年轻时的时光。
- “江树侵行迹”,描述的是江边树木的繁茂,它们似乎有意无意地侵占了行人的路径。
- “山云误客思”,描绘的是在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它似乎在误导着游子的思虑。
- “黄金皆失计”,这里的黄金可能象征着财富或是青春,作者表达了对过去的追悔和对未来的无奈。
- “白发不须期”,这里用白发比喻人生的经历或岁月的痕迹,表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未来无需期待的态度。
- “浮念知非道”,“浮念”指飘忽不定的思绪,这里暗示了作者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并不符合道德或正道。
- “高歌寄别离”,通过歌唱来抒发离别之情,表现出诗人的豁达和对友人的祝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无奈和淡然处世的态度。首句回忆与友人初次相遇的光景,表达了两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第二句描写周围环境——江边的树木和山中的云彩仿佛在干扰诗人的思绪。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遗憾,认为黄金时代的计划已无法实现,白发的出现也意味着岁月的痕迹和生命的消逝。最后两句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境界,认识到自己的思考可能不符合道德标准。而最后的“高歌寄别离”则表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豁达与豪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的从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