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偏藏老树,衣湿散归云。
水气乘闲出,山身向晚分。
年丰农事足,客到犬声闻。
便借茅堂宿,无因识隐君。

【注释】

屋偏:屋子旁边。老树:指古树,这里指诗人的故居。衣湿散归云:衣服被水汽打湿,像云一样散开。乘闲:趁着空闲。山身:群山。向晚分:傍晚时分,山峰分开。年丰:年成丰裕。农事足:农作丰收。客到:有客人来访。无因识隐君:没有机会结识隐居的君子(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及与隐居生活有关的思乡之情。

首句“屋偏藏老树,衣湿散归云”,写屋旁的老树和飘散的云。这两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图景。诗人在梦中来到了自己久违的故居,看到了屋旁的老树和被云朵吹散的衣服,仿佛回到了过去。这里的屋旁老树象征着诗人过去的岁月和回忆,而衣服被云朵吹散则暗示着诗人已经很久没有回到这个熟悉的环境。

二句“水气乘闲出,山身向晚分”,“乘”字用得十分生动,写出了水气自由地从屋旁的老树中流出的情景。这里的“水气”既是指自然界中的水流,也是指诗人内心的思绪。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自己在梦中回到故居时的心情。此时的诗人似乎已经融入了这个宁静的环境之中,与周围的一切融为一体。

三、四句“年丰农事足,客到犬声闻”,“年丰”一词直接点明了时间背景是丰收的季节。而“农事足”则表明农民们今年的收成非常好。这两个词不仅描绘了当时的季节特征,还反映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成果的感慨和赞美。同时,“客到”一句透露出了诗人的心境。虽然诗人已经回到了故居,但外面的世界依然繁忙热闹,有客人来访的声音传来。这既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也反映出他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之情。

五、六句“便借茅堂宿,无因识隐君”,“便”字在这里起到了转折的作用,表明诗人已经决定在这里过夜。而“无因识隐君”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尽管诗人已经决定在这里过夜,但他仍然无法找到合适的机会去认识那些隐居的君子,这与他的心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