笳鼓军门日日喧,凝香太守亦戎轩。少陵洒泪成诗史,杜牧忧时托《罪言》。
尚忆步虚窥海水,谁能凿空说河源。郑笺莫是无人作,独对遗编愧九原。
注释:
笳鼓在军门前日日喧哗,凝香太守也驾着戎轩。少陵洒泪写诗记录了历史的变迁,杜牧忧时托《罪言》。
尚记得当年步虚观窥看大海,谁能凿空说河源。郑笺莫不是没有人作,独自对着遗编愧疚九泉下英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陆游的《枕琴山馆》诗的感慨。陆游的《枕琴山馆》中有这样一句:“夜深灯火照书窗,客梦随云到建康。”意思是说:夜晚,灯火映照着书窗,我像梦中一样来到了建康。而诗人在这首诗中,则以“笳鼓”为背景,想象自己在“戎轩”之上,仿佛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笳鼓声,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首联“笳鼓军门日日喧,凝香太守亦戎轩。”是说,笳鼓声在军门处日夜喧响,凝香太守也在戎轩之上。这里的“笳鼓”和“戎轩”都是古代军事用语,分别代表了战争的喧嚣和军队的威武。同时,这两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颔联“少陵洒泪成诗史,杜牧忧时托《罪言》。”是说,杜甫和杜牧都是因为担忧国事而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这里引用了两位唐代著名诗人的名字,既体现了诗歌的历史渊源,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颈联“尚忆步虚窥海水,谁能凿空说河源。”“步虚”一词源于道教,指的是神仙们行走于虚无缥缈之中。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还记得曾经有仙人步虚而行窥视大海的情景,然而现在却无人能够解释河源之谜了。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又暗示了现实的困境和挑战。
尾联“郑笺莫是无人作,独对遗编愧九原。”是说,郑玄的注解似乎没有人作,我只能对着遗篇感到愧疚。这里提到了郑玄,他是中国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其注解对于理解儒家经典具有重要意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研究的执着和对于先贤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又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