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郭寒烟与树平,身先鸿雁作南征。
山川雨后翻新洁,天地秋来变老成。
疑事难从千古问,奇才不择九州生。
微闻已奏滇池凯,投笔何人万里行。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山水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第一句“绕郭寒烟与树平”,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这里的“寒烟”指的是环绕在城郭周围的雾气,它与树木平齐,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这一句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诗人自身,但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国家的忧虑。

第二句“身先鸿雁作南征”,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里的“鸿雁”象征着迁徙的候鸟,它们总是最先感受到季节的变化,然后开始长途跋涉。诗人将自己比作这些候鸟,表示自己也要像它们一样,为国家的南征而奋斗不息。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句“山川雨后翻新洁”,描绘了雨后山峦的清新美丽。这里的“翻新”意味着山峦经过雨水的洗礼,变得更加明亮、洁净。这一句赞美了自然的清新和美好,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第四句“天地秋来变老成”,则从宏观的角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在这里,“老成”指的是成熟稳重,秋天的到来使得天地都呈现出一种成熟稳重的美。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五句“疑事难从千古问”,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这里所说的“疑事”,可能是指一些历史上的谜团或者未解之谜,而“千古”则表示这些疑问已经存在了很久。这一句强调了历史的魅力和探索的重要性。

第六句“奇才不择九州生”,则是对人才的赞美和期望。这里的“九州”泛指整个国家,“奇才”指的是杰出的人才。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优秀人才的重视和期望,认为无论他们来自何方,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一联“微闻已奏滇池凯,投笔何人万里行”,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自我反思。这里的“滇池凯”指的是云南湖的胜利,而“投笔”则是指放弃科举考试,投身军旅或者政治事业。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选择和未来道路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