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喜又增悲。
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
何处宁亲唯哭墓,无人对镜懒窥帷。
他年纵有毛公檄,捧入华堂却慰谁?
得南闱捷音
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喜又增悲。 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
何处宁亲唯哭墓,无人对镜懒窥帷。 他年纵有毛公檄,捧入华堂却慰谁?
注释:
- 忽漫泥金入破篱:突然而来的喜讯,如同黄金般的泥金进入了破损的篱笆,象征着突然的成功和喜悦。
- 举家欢喜又增悲:全家人都为此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增添了一丝悲伤,可能是因为科举中榜的喜悦与长时间的艰辛付出之间的反差。
- 一枝桂影功名小:虽然科举成功,但如同桂花般短暂的荣耀,显示了科举功名的有限意义。
- 十载征途发达迟:十年的努力和等待,最终没有如愿以偿地得到预期的发展或晋升,暗示了奋斗的漫长和回报的迟缓。
- 何处宁亲唯哭墓:在家族中,只有为亲人哭泣的墓地才是宁静之所,表达了对家庭责任和亲情深沉的哀思。
- 无人对镜懒窥帷:家中的人没有闲暇时间去关注自己,可能因为家中还有未完成的任务或者需要处理的事情,体现了生活的压力和忙碌。
赏析:
郑燮的这首《得南闱捷音》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在科举成功后的喜悦与悲哀、辛勤努力与期待落空的矛盾心理。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一种反映,揭示了许多文人墨客面对人生选择时的内心挣扎。
首句“忽漫泥金入破篱”便已营造出一种突如其来的喜讯与惊喜之感,而“举家欢喜又增悲”则巧妙地将喜悦与悲伤交织在一起,反映出科举成功背后的复杂情感。随后,“一枝桂影功名小”与“十载征途发达迟”两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矛盾感,一方面赞赏科举的成就(桂冠),另一方面又感叹这一成就来得并不容易。最后,“何处宁亲唯哭墓,无人对镜懒窥帷”更是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许多意象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泥金”、“桂影”、“桂冠”等,都富有象征意义,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情感体验。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艺术表现力强,而且思想内容深厚,是郑燮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