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成何事,萧萧江上村。
学惟从我好,贫不向人言。
山静风归竹,帘疏月到门。
有怀难假寐,竟夕向青樽。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多么懒惰啊,成何体统;

我懒散得连江上那村都懒得去!

学问只能从自己好的方面去学。

我贫穷但不愿向人说。

山静风归竹,帘疏月到门。

有怀难假寐,竟夕向青樽。

注释:

  1. 学惟从我好:只有从自己认为好的方面去学习。
  2. 贫不向人言:我贫穷但不愿向人说。
  3. 山静风归竹:山寂静,风回归竹林。
  4. 帘疏月到门:窗帘稀疏,明月就照进了我的门。
    赏析:
    《村居》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它描写了诗人隐居在山村中的日常生活和感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和满足,同时也反映了他追求简朴生活的愿望。
    首句“懒散成何事”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厌倦和不满。这种情绪贯穿全篇,成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第二句“萧萧江上村”则具体描绘了诗人所居住的环境。这里的“萧萧”形容江水流动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而“江上村”则是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是一个远离喧嚣、与世隔绝的小村庄。
    第三句“学惟从我好”则表达了诗人对学习的理解和态度。他认为只有从自己认为好的方面去学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而不是盲目地跟随他人。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对知识的尊重。
    第四句“贫不向人言”则是诗人对于贫困生活的一种态度。他不愿意向别人诉说自己的困境,而是选择默默承受。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
    第五句“山静风归竹”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卷。山势寂静,微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声,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这里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心境的写照,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六句“帘疏月到门”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窗帘稀疏,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这里的“月到门”不仅指月亮的光芒照亮了房间,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一句“有怀难假寐”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他虽然有所怀念,但无法入睡,只能面对现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点滴细节,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它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王维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