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祠高倚白云巅,太息遗忠霄汉悬。
独辟雄关梯海国,孤擎相业起南天。
谠言谁识几先哲,风度徒教身后传。
向使渔阳兵未召,何劳李郭靖烽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梅岭谒张文献祠》。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诗句释义及译文:
- “古祠高倚白云巅”:古老的祠堂耸立在白云之巅。这里的“白云巅”形容祠堂的高峻,给人一种巍峨之感。
- “太息遗忠霄汉悬”:叹息着纪念那些忠诚于国家的人,他们的忠诚就像高挂在天空中的星星一样遥不可及。
- “独辟雄关梯海国,孤擎相业起南天”:独自开辟了通向海洋国家的雄关,独自支撑起了南天的伟业。这里的“雄关”可能指的是某种重要的关卡或障碍,而“南天”则可能指代南方的天空或地域。
- “谠言谁识几先哲”,意思是那些正直的言论和智慧的见解,谁会认识到其中蕴含的先贤的智慧?
- “风度徒教身后传”:只是教导我们如何保持风度,但最终却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
- “向使渔阳兵未召,何劳李郭靖烽烟”:如果当时没有召集渔阳的军队,又何必让李靖和郭子仪等人挥军北上,抵抗外敌呢?这是对历史的一种假设性的提问,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决策的感慨。
- 关键词注释:
- 白云巅: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
- 忠:忠诚、忠贞不渝之意。
- 翔:飞翔。
- 空:天空、空间。
- 太息:深深地叹息,表示惋惜或悲伤之情。
- 梯海国:跨越海域的国家,可能是指航海或者海上贸易。
- 孤擎:独自支持,单独承担。
- 李郭:指唐朝时期的名将李靖和郭子仪。
- 烽烟: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此处泛指战争。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张文献祠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诚与英勇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决策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白云巅”、“翔空”、“忠星”等,使得诗歌富有画面感和想象力。同时,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的不同选择,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