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眼溪山月色新,不辞风露湿衣巾。
千秋冷落龙州月,暂遣高楼作主人。
【注释】:
月下作:月夜下,即月夜。月:月亮。
照眼溪山月色新:照眼,形容月光明亮。溪山,指青山和流水。新,新鲜、秀丽。
不辞风露湿衣巾:不辞,不怕。风露,风雨的侵袭。湿衣巾,沾湿了衣服。
千秋冷落龙州月:千秋,长久、永恒;冷落,冷落、萧条。龙州,古代地名。月,这里代指月亮。
暂遣高楼作主人:暂时派遣高楼做主人。
赏析:
《月下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诗人于月下登高望月时所感受到的一种孤寂凄冷的情怀。
首句“照眼溪山月色新”,写诗人登上楼台,远眺江上青山与水中白浪,看到那明亮的圆月挂在天空,显得十分清新、秀丽。次句“不辞风露湿衣巾”,则进一步写月色之明。诗人登上高楼,放眼远眺,只见江上明月如钩,清风拂面,凉意袭人,但诗人全然不顾,只觉满身清凉。三句“千秋冷落龙州月”,写诗人在楼台上遥望远方,看到一轮明月高悬夜空,它静静地照耀着千里江山,却似乎对人间的繁华热闹毫不关心,更不会去理会这千古以来寂寞冷落的龙州之地。最后一句“暂遣高楼作主人”,则是说在这万里无云的月夜里,诗人独自登高楼,面对皎洁的月亮,一时竟不知如何才好。
全诗以景衬情,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孤独凄凉的感叹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十分复杂,既有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又有对人生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而这种感情正是源于他在人生中经历的种种挫折和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