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词掩抑《瘗琴铭》,下笔沉吟资福经。
毕竟乞灵文字好,生天成佛总无灵。

《题顾升瘗琴铭及其妻庄宁书多心经》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遣词掩抑《瘗琴铭》,下笔沉吟资福经。    
毕竟乞灵文字好,生天成佛总无灵。    
  1. 遣词掩抑《瘗琴铭》:这里的“遣词”指代诗人写作时的用词选择与表达方式。而“掩抑”意味着在写作时有所保留或压抑,可能是为了更加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瘗琴铭》”则是一篇关于埋葬琴的文章,通常用来悼念已故之人,或者表达对某种事物的哀悼和不舍。这里诗人可能是在以哀悼的方式,表达了对逝去亲人或事物的思念之情。

  2. 下笔沉吟资福经:“下笔沉吟”形容写作时沉思斟酌,反复思考,不轻易下笔。“资福经”可能是指一种祈祷或寻求福祉的书籍。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在写作时,深思熟虑、反复推敲,最终决定写下这篇充满情感与深意的文字,希望它能够带来祝福或益处。

  3. 毕竟乞灵文字好:“毕竟”表示终究或最终,强调了诗人对于通过文字传达情感的肯定。“乞灵”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祈求神灵的庇护,也可以理解为向文字或文学致敬。“文字好”则表明诗人认为文字的力量是强大的,可以通过它来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4. 生天成佛总无灵:“生天成佛”是对佛教中修行者死后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的一种说法。“总无灵”则表示无论多么虔诚的修行,最终都无法达到真正的成佛,因为这是一个无法实证的过程。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宗教修行的看法,认为其本质上是一种信仰和精神寄托,而非真正的现实成就。

赏析
黄庭坚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内涵吸引了读者。首先,从诗的内容来看,它不仅仅是一首悼念之诗,更蕴含着作者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对生死的哲学思考。诗人通过对《瘗琴铭》的引用,表达了对逝去亲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其次,诗歌的语言精炼且富有力量,通过对“遣词”、“下笔”、“沉吟”等动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深思熟虑和情感投入。最后,诗中的“毕竟乞灵文字好”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价值的推崇,也反映了他对宗教信仰的态度——虽然信仰可以为人生带来慰藉,但终究无法实现物质层面的成佛。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作为一个文人的多重身份和复杂心境,使他的作品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