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月批风奋笔初,矜唐抑宋力争馀。
诗人小雅今何在,欲袖葩经问逊庐。

【释义】

张翼桐请求题词逊庐诗思图。

批抹月色,奋笔初起,夸耀唐人抑宋人之风格力争余韵。

如今诗人小雅在哪里?欲披花经问逊庐。

【赏析】

这首诗是张翼桐求题逊庐诗思图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句,内容上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艺术上以“抹月批风”为引子,引出对逊庐(作者)的评价和疑问,最后以“欲披花经问逊庐”作结,既表达了诗人的敬仰之情,又抒发了求索之意。

“抹月批风奋笔初,矜唐抑宋力争馀。”这两句写诗人在逊庐创作的情景。“抹月批风”出自杜甫的《佳人》诗:“天寒湖影瘦,霜重橘洲深。”意思是:月光映照着水面,湖面显得更加冷清,秋霜覆盖着橘子洲,更显深幽,诗人用“抹月批风”来描绘逊庐的清雅环境。“奋笔”指写作、作画时挥笔如飞,“矜唐抑宋”指诗人在逊庐的创作中,既崇尚唐诗,又排斥宋诗,即力求唐音、追求唐诗的风格。“力争馀”,争的是余韵之美,也就是诗人所追求的韵味之美。

“诗人小雅今何在,欲披花经问逊庐。”这两句是诗人对逊庐的赞美和对诗人的期许。“诗人小雅”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今何在”是说李白已经不在了,但诗人希望有志之士能够效仿其精神,披荆斩浪,勇往直前。而“欲披花经问逊庐”则是诗人对逊庐的向往与期待,希望逊庐能够像李白那样,成为人们学习的地方,引领人们走向成功。

这首诗通过对逊庐的环境描绘、诗人的创作态度和目标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逊庐的热爱和对诗人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