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馆幽奇窗对海,最宜风雨看惊涛。
移情别有成连曲,不借诗人一世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结构构思等,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相关写作背景,这是分析诗歌的基础;然后把握诗中所运用的手法,如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双关、对仗、夸张等);最后分析其效果及情感主旨。

“池馆幽奇窗对海”,写景,写出了诗人对海的向往和赞美之情。“池馆”是诗人居住的地方,“幽奇”写出了环境的幽静与奇特。“窗对海”写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特点。这两句是说诗人居处的环境优美。

“最宜风雨看惊涛”,写情。风雨,自然景象;惊涛,指大海汹涌澎湃的波涛。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受。诗人把“风雨”与“惊涛”联系起来,用“最宜”一词加以突出,表明自己喜欢听雨打芭蕉的声音。

“移情别有成连曲”,化用典故。“移情”是移情说,认为人的情感可以移于物,即物感。“成连”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琴师,相传他弹琴时,感动了海上的神女,使她化作彩云而升天。后因以“成连”比喻美妙动人的音乐。“成连曲”指美妙动人的音乐。此句是说:我移情到音乐之中去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音乐的喜爱,也表现了他独特的艺术修养。

【答案】

译文:池塘里的小楼坐落在幽僻之处,对着窗户是一片汪洋大海,在风雨中听着海浪声最为合适。将情感寄托在音乐之中去,不借助诗人的一世豪情。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居所环境、风雨中的海浪声以及移情于音乐之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