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枢流水理殊明,惰慢终教业不成。
百岁寻常应易得,何须世外觅长生。
使日杂诗
户枢流水理殊明,惰慢终教业不成。
百岁寻常应易得,何须世外觅长生。
注释:
使日杂诗:一种以日常事物为题的诗歌。
户枢流水理殊明:户枢(即门轴),流水不断,所以转动灵活。
惰慢终教业不成:懒惰懈怠最终导致学业不成功。
百岁寻常应易得:百岁是人生的常态,很容易得到。
何须世外觅长生:为什么一定要到世外去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理解。
首句“户枢流水理殊明”,诗人以户枢(门轴)流水不断、转动灵活为喻,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常态。户枢作为门轴,需要不断转动来保持其畅通无阻,这象征着生活需要不断前进和努力。而流水的不断流动则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流逝,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次句“惰慢终教业不成”,诗人用“惰慢”来形容人的态度懒散、怠慢,认为这种态度会阻碍学业的成功。这里的“业成”指的是学业或事业的成功,而“不成”则表示无法实现或失败。诗人通过这个比喻,提醒人们要勤奋努力,不要因为懒惰而放弃学业或事业的追求。
第三句“百岁寻常应易得”,诗人用“百岁”来表示人的一生,而“寻常”则意味着平常、普通。这里的“应易得”表示人生在百岁这个年龄阶段应该是容易得到的,不需要过于追求长生不老。诗人通过这个观点,表达了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接纳,认为人生的幸福和满足来自于平凡的生活和经历,而不是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
尾句“何须世外觅长生”,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出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的看法。这里的“何须”表示“不必”,而“世外觅长生”则是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通常指求仙、修道等神秘的做法。诗人认为,如果没有必要去追求这样的方法,那么人们就不应该过分沉迷于其中。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理解。他鼓励人们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珍惜眼前的生活,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盲目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