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泣江愁殊草草,楚叟联翩乞娱老。
养兵成贼二十年,半壁东南看摧倒。
南流湘水北流淮,萧娘吕姥真驽骀。
家居正落纤儿手,逋客空兴庾信哀。

诗句注释:

  • “海泣江愁”指长江和大海因战乱而哀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 “楚叟”指的是楚国的老年人,此处借指那些为战争而衰老的人,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的摧残。
  • “乞娱老”意味着老人乞求以歌舞娱乐来消磨时光,表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悲哀。
  • “养兵成贼”指责那些不务政事,反而养兵如贼的行为,揭示了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根源。
  • “半壁东南”指国土被分割,一半处于敌对势力控制之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分裂的悲痛和无力感。
  • “湘水北流淮水”通过南北流向的变化象征国家的分裂,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更替的自然规律。
  • “萧娘吕姥”分别代指萧家的女子(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女性)和吕家的女子,她们在战争和动乱中成为牺牲品,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女性的苦难。
  • “真驽骀”意为真正的劣马,比喻那些没有才能或品质低下的人,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底层人物的无助和悲哀。

译文:

  • 长江黄河因战争而哭泣哀伤,老人们为了娱乐而聚集在一起。二十年来,我们的军队变成了祸害,使得半个国家的东南地区陷入了崩溃。南方的湘水向北流,北方的淮水向南流,象征着国家的分裂。萧家的女儿和吕家的女子,在动乱中沦为牺牲品,她们的命运如同劣马一般。

赏析:

  •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战争造成破坏的痛惜。
  • 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国家的分裂与自然的流动相对照,增强了诗歌的意象美和深度。
  • 通过“萧娘吕姥”这样的历史典故,诗人不仅展示了社会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也体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
    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郑孝胥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