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久临朝,朝士习苟免。
有国孰与守,乱作盖已晚。
余公官江右,民教狱未谳。
残民以媚外,上下色无赧。
余公持不可,正论独侃侃。
弃官归养母,倾国徒一饯。
当时光绪末,名节立已罕。
陵夷五六年,瓦解果不远。
海滨出此卷,追话犹愤懑。
成名事亦小,无补愧言遁。
中兴苟有望,旧习当尽刬。
守官可矜式,相对摩老眼。

余尧衢章江送别

孝亲久临朝,朝士习苟免。

有国孰与守,乱作盖已晚。

余公官江右,民教狱未谳。

残民以媚外,上下色无赧。

余公持不可,正论独侃侃。

弃官归养母,倾国徒一饯。

当时光绪末,名节立已罕。

陵夷五六年,瓦解果不远。

海滨出此卷,追话犹愤懑。

成名事亦小,无补愧言遁。

中兴苟有望,旧习当尽刬。

守官可矜式,相对摩老眼。

译文:

孝亲久临朝,朝士习苟免。 有国孰与守,乱作盖已晚。

余公官江右,民教狱未谳。 残民以媚外,上下色无赧。

余公持不可,正论独侃侃。 弃官归养母,倾国徒一饯。

当时光绪末,名节立已罕。 陵夷五六年,瓦解果不远。

海滨出此卷,追话犹愤懑。 成名事亦小,无补愧言遁。

中兴苟有望,旧习当尽刬。 守官可矜式,相对摩老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送别的形式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朝政的不满。

第一句“孝亲久临朝,朝士习苟免。”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现状的担忧。他认为,由于朝廷中的人过于追求个人的名利,导致国家的政治腐败,人民的生活困苦,国家的命运岌岌可危。

第二句“有国孰与守,乱作盖已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悲观态度。他认为,国家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已经没有可能恢复往日的美好。

第三句“余公官江右,民教狱未谳。”则是对余公的赞扬之情。认为余公在江西任职期间,致力于治理民生和司法公正,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接下来的句子则都是对余公的赞美和祝愿。希望他能够坚守自己的岗位,为国家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期望他能够摒弃旧有的陈规陋习,为新时代的变革做好准备。

最后一句“中兴苟有望,旧习当尽刬。”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国家能够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摒弃过去的陈旧观念,实现真正的繁荣和富强。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了,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余公的描绘和对其行为的赞扬,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朝政的不满。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期望和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