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子凌波去,天风生暮寒。
片云留太古,孤月在层峦。
幡影石坛静,涛声大泽宽。
不知前路近,五老隔江看。
小孤山
仙子凌波去,天风生暮寒。
片云留太古,孤月在层峦。
幡影石坛静,涛声大泽宽。
不知前路近,五老隔江看。
【注释】
- 仙子凌波去:仙子乘着波涛远行。
- 天风生暮寒:天风吹起,带来寒冷的气息。
- 片云留太古:一片云彩仿佛保留着远古的岁月。
- 孤月在层峦:月亮独自挂在山峰上。
- 幡影石坛静:飘扬的旗帜映照在岩石上显得安静。
- 涛声大泽宽:海浪的声音宽广而深远。
- 五老隔江看:远处有五位老人站在江边观望。
【赏析】
小孤山是位于长江中下游的一个自然景观,它以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这首诗描绘了小孤山独特的景色和感受。第一句“仙子凌波去”形象地描绘了仙子乘波而行的画面,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第二句“天风生暮寒”则表现了天气的寒冷,以及这种寒冷带来的视觉与触觉体验。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展现了小孤山的美丽景象和诗人的感受。第三句“片云留太古”通过“片云”这个细节,传达出一种古老的、遥远的感觉,好像这片云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第四句“孤月在层峦”则把孤月放在了高高的山脉之上,突出了小孤山的高峻与孤独之美。
后四句继续描写周围的环境,第五句“幡影石坛静”中的“幡影”可能指的是飘扬的旗帜或飘动的树叶,而“石坛”则可能是一个供人休息或冥想的场所。第六句“涛声大泽宽”则表达了大海的辽阔与深远,以及海浪声音给人的震撼感。最后的两句“不知前路近,五老隔江看”可能是对远方观望的老人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旅途的期待和对过往时光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小孤山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抒发,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未知旅程的向往。同时,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使得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小孤山的美丽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