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兴水利济瀛东,旱潦应资蓄泄功。
溉遍陂田三万亩,至今遗圳说曹公。

【注释】

瀛东:指渤海。曹公:指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公元208年,曹操征讨乌桓时,曾到过渤海一带,他下令将当地百姓迁徙到内地居住,以保护农田免受旱涝之灾,并把屯田的水渠留给百姓使用,百姓为了纪念他,称这条水渠为“曹公圳”。陂田:即陂地,一种灌溉农田的水塘。遗圳,留传下来的水渠。

【赏析】

此诗首联说:是谁兴水利济瀛州,旱涝应该靠蓄泄之功。

颔联说:浇灌了三万亩的稻田,至今还流传着“曹公圳”的故事。

这首诗是写诗人目睹人民利用水渠抗旱救灾的情况而写的。前两句写诗人对兴修水利的重视。后两句写农民利用水渠抗旱救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