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根越角路绵绵,自别西湖十二年。
一塔送柳来往棹,四山出没雨晴天。
荷亭剪烛萦愁梦,茅屋题诗结净缘。
独有北山荒馆在,不堪写入昔游篇。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吴根越角路绵绵,自别西湖十二年。”

  • 关键词:吴根越角、路绵绵、离别、西湖
  • 注释:此句描绘了一种长久的别离之情。”吴根越角”意指两地相隔遥远,”路绵绵”则形容道路漫长,表达了诗人与故乡或朋友分离的深远距离感。”自别西湖”说明这种分别发生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十二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积淀。
  • 赏析:诗人通过“吴根越角”这一意象,传达了一种跨越地理界限的深刻思念。同时,”路绵绵”和”十二年”的叠加,加强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与故乡或朋友的深厚情感。

第二句:“一塔送柳来往棹,四山出没雨晴天。”

  • 关键词:塔、柳、来棹、四山、雨晴天
  • 注释:这句诗描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特别是通过一座塔的视角来观察四季更替的自然景象。”一塔送柳”形象地描绘了塔作为观察点,见证了春去夏来,而”来往棹”则增添了动态的美感。”四山出没”表现了山峦的多变和天气的不确定性,”雨晴天”则是对自然景色变化的直接描写。
  • 赏析: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述,诗人不仅展现了季节更迭的美丽画卷,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界变迁的深刻感受。这样的描写增强了诗的艺术性和画面感。

第三句:“荷亭剪烛萦愁梦,茅屋题诗结净缘。”

  • 关键词:荷亭、剪烛、愁梦、茅屋、题诗、净缘
  • 注释:这里的”荷亭”可能指一个荷花环绕的小亭子,”剪烛”意味着在夜晚用小灯照明,”萦愁梦”形容思绪缠绕成梦,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纠结和忧愁。”茅屋题诗”则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结净缘”表明了通过诗歌与自然之间的精神联系。
  •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夜晚的宁静与白天的忙碌,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诗意生活。同时,通过与自然界的联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四句:“独有北山荒馆在,不堪写入昔游篇。”

  • 关键词:北山、荒馆、过去、写进、昔游篇
  • 注释: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荒凉状态的无奈。”北山荒馆”指的是曾经热闹而现在荒芜的老房子或场所,”不堪写入昔游篇”意味着这些记忆已经无法完整地保存下来。
  • 赏析: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诗人传达了一种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环境的无奈。通过使用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