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石奔流急,滩声昼夜哀。
千篙齐屈铁,双耳震闻雷。
涉险乃前定,思归将再来。
如何当暑月,霜气逼乌台。
【注释】:
侍御滩:位于今江苏镇江北的长江中,因唐玄宗时宰相李林甫曾在此侍奉皇帝而得名。
咽石奔流急:水流湍急,好像要把石头咽下一样。
滩声昼夜哀:日夜不停地发出声音。
千篙齐屈铁:千条船桨一齐像铁一样向下沉。
双耳震闻雷:耳朵被震得发聋。
涉险乃前定:渡过险滩是命中注定的。
思归将再来:想到回家又要经过这滩。
如何当暑月:怎么忍受这盛夏的暑热。
霜气逼乌台:寒气直逼乌鸦飞集的江边高台。
【译文】:
水急浪涌,昼夜不停,仿佛要把石头咽下去;
无数船桨一齐沉入水中,发出隆隆声响,仿佛要与船同归于尽;
渡滩就像命中注定,又像是上天安排。
想回家又必须经过,真叫人进退两难;
炎夏天又酷暑难耐,令人难以忍受。
高高耸立的乌鸦台,冷气直透心扉。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在赴任途中路过侍御滩时所写。全诗描绘了侍御滩水急滩险、舟人劳苦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同情,也表达了诗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和无奈。
首联“咽石奔流急”,“咽”、“奔”二字写出了水流的强劲和湍急,形象地写出了水势的凶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而“昼夜哀”,则写出了水声的悲凉凄切,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氛围。
颔联“千篙齐屈铁”,“千篙”指无数的船桨,用“屈铁”形容船桨之重,写出了舟人在艰难环境中奋力前行的情形。而“双耳震闻雷”,则写出了舟人听到的阵阵轰鸣声,让人感到了一种压迫感。
颈联“涉险乃前定,思归将再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前途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如何当暑月,霜气逼乌台”,则写出了诗人在酷暑中的困境和无奈。而“霜气逼乌台”则形象地描绘出高高的乌鸦台在寒冷天气下的景色,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冷清的气氛。
这首诗通过对侍御滩水急滩险、舟人劳苦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同时通过诗人自己的内心独白,抒发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同情,也表达了他对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