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山不高,隔水水不深。
山水自渺渺,怀君空有心。
亭间阒无人,明月挂高林。
仿佛见美髯,履綦不可寻。
斗酒有异香,孤桐有好音。
不见玉山颓,谁复理瑶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他的好友潘伟修(字孝廉)的一首赠别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隔山山不高,隔水水不深。
    注释: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距离虽然遥远但并不妨碍思念朋友的感情。
    赏析:这两句诗用山水相隔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尽管彼此相隔遥远,但仍能感受到对方的思念,这种情感超越了地理的距离。

  2. 山水自渺渺,怀君空有心。
    注释: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宁静和内心的孤独。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空虚。在宁静的山水之中,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但却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表达。

  3. 亭间阒无人,明月挂高林。
    注释:描述了夜晚的场景,寂静的亭子中只有一轮明月高悬。
    赏析:这两句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明月的高悬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4. 仿佛见美髯,履綦不可寻。
    注释:诗人似乎看到了友人的身影,但却无法真正看到。
    赏析:诗人在想象中看到了友人的身影,但现实中却无法与之相遇,这种遗憾和无奈的情感跃然纸上。

  5. 斗酒有异香,孤桐有好音。
    注释:用斗酒和孤桐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赏析: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斗酒和孤桐的芬芳与美好声音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6. 不见玉山颓,谁复理瑶琴。
    注释:用“玉山”比喻友人,表达了对友人健康的担忧。
    赏析: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健康状况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以山水相隔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