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台地已三秋,觅尽山川何处求。
步向兰中寻一吉,罗纹交贵水缠流。

【注释】

甲子:古时纪年之术,以天干地支相配,六十为甲子。兰记:指《兰亭集序》。

遨游:游览。台地:山间平地,此指山水之间。三秋:三个秋天。已:止,尽也。山川:山和水。何处求:什么地方去寻求。

步向:走向,趋向。兰中:在兰花丛中,即兰亭。寻一吉:寻找一个吉祥的场所。罗纹:丝织品上的一种花纹。交贵:交错排列。缠流:水流缠绕流淌。

【赏析】

这是一篇咏物抒怀诗。诗人游历了山山水水之后,来到风景如画的兰亭,在兰亭中找到了一处幽雅的地方,便在那里举行宴会,饮酒作乐。诗人对这次兰亭之行十分满意,认为它比其他地方都好,于是写下这首七绝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全诗写景、抒情相结合,意境优美。

“遨游台地”句,言其游览台地已有三个秋天,说明诗人在此游玩的时间很长,也说明了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觅尽山川何处求”,意为遍游了名山大川,到处寻访,但哪里都没有找到可以满足他心愿的去处,表现了他游历名山大河之后,仍然感到意犹未尽,心中仍然有一份期待。

“步向兰中寻一吉”一句,诗人来到兰亭,看到四周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心情十分舒畅。他在兰亭中漫步,想要找到一个吉祥如意的地方。

“罗纹交贵水缠流”一句,形象描绘了兰亭的美景。兰亭是一片翠绿的草地,草地上生长着各种花草树木,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罗纹与贵水交织在一起,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对兰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