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崖如伏狮,鸟道通一缕。
侵晨理轻策,过此日停午。
小洞缠枯藤,十步忽一俯。
以手扪膝行,径逼寒慄股。
出谷见晴峦,奇胜纷堪数。
白云不可留,片石自太古。
须臾老僧归,邀我惬所取。
飞瀑走澄潭,咫尺蓄雷雨。
对此群动空,猿鸟足宾主。
薄暮探杖还,秋烟渺远浦。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自莲花洞到白云寺途中所写,全诗描写了作者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色和感受。

首联:“自莲花洞至白云寺”,点出游览的地点。“两崖如伏狮”,描绘了山崖陡峭、险峻的特点;“鸟道通一缕”,形容山路崎岖,行人稀少,但只有一两条小路可通行,突出了山中道路的狭窄。

颔联:写诗人早晨出发的情景。“侵晨”,拂晓时分,天还没有完全亮。“理轻策”,指整理轻便的马具,准备上路。“日停午”,中午,太阳正高悬在空中。“过此日停午”即通过此地时,正是中午时分。两句的意思是说:清晨出发,经过这个山间小道,正午时已到了白云寺。

颈联:“小洞缠枯藤,十步忽一俯。”写山中小道旁的景色。“小洞”,指山腰的小山洞。“缠”,缠绕。“枯藤”,指缠绕在山间的老藤。“十步忽一俯”,意思是说,走十里路,忽然看见一个山头,低头一看,竟是山中的小道。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小道旁,缠绕着枯萎的老藤,走十里路,忽然看见一个山头,低头一看,竟是山中的小道。

尾联:写白云寺的景色。“以手扪膝行,径逼寒慄股”,意思是说:用手摸着腿,慢慢地走着,感到膝盖冷得刺骨。“寒慄股”,形容寒冷刺骨。“片石自太古”,意思是说:一片石头从太古时代就开始存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用手摸着腿,慢慢地走着,觉得膝盖冷得刺骨。而那片石头从太古时代就已经存在了。“须臾老僧归,邀我惬所取。”意思是说:不一会儿,和尚回来了,邀请我进入寺院休息。“惬所取”,意为满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不一会儿,和尚回来了,邀请我进入寺院休息。

尾联:写白云寺的景色。“飞瀑走澄潭,咫尺蓄雷雨。”意思是说:瀑布流经澄澈的潭水,近在眼前却像要下雨一样。“咫尺”,比喻近处,此处指瀑布近在咫尺之处。“咫尺蓄雷雨”即近在咫尺之地便有大雨雷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瀑布奔流过澄澈的潭水,近在眼前却像要下雨一样。

尾联:写白云寺的景色。“对此群动空,猿鸟足宾主。”意思是说:面对着这些动与静的景物,猿猴鸟儿都成了主人和客人了。“宾主”,这里泛指宾客。“猿鸟足宾主”,意思是猿猴鸟儿都成了主人和客人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面对着这些动与静的景物,猿猴鸟儿都成了主人和客人了。

尾联:写白云寺的景色。“薄暮探杖还,秋烟渺远浦。”意思是说:傍晚拄着拐杖回来的时候,远处的江面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探杖还”,意思是拄着拐杖回来。“秋烟渺远浦”,意思是秋天的烟霭笼罩着江面,远方的江岸看不见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傍晚拄着拐杖回来的时候,远处的江面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赏析:此篇写景工细入微。前四句写自莲花洞至白云寺的路程及途中所见的奇山异景,笔法简劲流畅;后四句写白云寺的景色,笔法则更为细腻生动。全篇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