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崖如伏狮,鸟道通一缕。
侵晨理轻策,过此日停午。
小洞缠枯藤,十步忽一俯。
以手扪膝行,径逼寒慄股。
出谷见晴峦,奇胜纷堪数。
白云不可留,片石自太古。
须臾老僧归,邀我惬所取。
飞瀑走澄潭,咫尺蓄雷雨。
对此群动空,猿鸟足宾主。
薄暮探杖还,秋烟渺远浦。
自莲花洞至白云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莲花洞至白云寺》是清代诗人鲍成宗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鲍成宗,清朝诗人,其作品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传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他的作品在形式上追求简洁明快,语言清新自然,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诗歌内容: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卷,从早晨出发开始,描述了行走过程中所见的景致变化,如鸟道通一缕、小洞缠枯藤等,以及所感受到的微妙变化,比如手扪膝行,径逼寒栗股等。到达白云寺后,诗人被寺中的奇胜所吸引,飞瀑走澄潭的景象让人印象深刻。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诗句中的“两崖如伏狮”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山崖的雄伟,而“片石自太古”则表达了时间流转中的永恒之美。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真挚流露。
《自莲花洞至白云寺》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去感受古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