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挟冰霜气,何须珠玉词。
水边篱落后,无复擅场诗。
【注释】
自:从……开始;挟:携带;冰霜气:比喻梅花的清高品格;何须:不需要;珠玉词:指华丽的辞藻;擅场诗:独占鳌头,成为众诗人中的佼佼者。
【赏析】
以“梅”喻人,托物言志。首句说梅花有冰霜的品格,无须华丽的辞藻和珠光宝气的词句来点缀,次句写梅花生长在寒天水边,不必借助其他花的衬托才能显出其风骨,三四两句写梅花虽能独步于群花之上,但毕竟只是一枝独秀,无法与众花相争高下。这首诗语言简练、含蓄蕴藉,寄寓着作者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自挟冰霜气,何须珠玉词。
水边篱落后,无复擅场诗。
【注释】
自:从……开始;挟:携带;冰霜气:比喻梅花的清高品格;何须:不需要;珠玉词:指华丽的辞藻;擅场诗:独占鳌头,成为众诗人中的佼佼者。
【赏析】
以“梅”喻人,托物言志。首句说梅花有冰霜的品格,无须华丽的辞藻和珠光宝气的词句来点缀,次句写梅花生长在寒天水边,不必借助其他花的衬托才能显出其风骨,三四两句写梅花虽能独步于群花之上,但毕竟只是一枝独秀,无法与众花相争高下。这首诗语言简练、含蓄蕴藉,寄寓着作者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注释】 又因明月千家雪树影寒霜月二句松坡成篇余亦足成二律其一: 更深,更深夜半的时候。群籁息,各种声音都静下来。寂寂,寂静无声。立寒庭,独自立在寒凉的庭院中。 明月千家雪,疏灯一点星。 明月皎洁如雪,洒遍千家;疏灯光点稀疏闪烁,如同星星。 天光侵户牖,夜气入虚灵。 天空的月光照射进屋内,夜露的气息渗入虚无缥缈的灵气之中。 小饮休教醉,长令方寸醒。 微醉时不要放纵,要常常清醒保持神志。 【赏析】
山行即事 烟景迎骄马,晴光入望中。 万峰生晓翠,远树乱春红。 鱼跃桃花水,莺啼柳絮风。 云山缘尚浅,空羡草堂翁。 注释: 1. 烟景迎骄马:烟雾缭绕的景象中,骄阳似火的马匹奔腾而过。 2. 晴光入望中:阳光明媚,照射在视野之中。 3. 万峰生晓翠:早晨的山峰上,覆盖着一层淡淡的绿色。 4. 远树乱春红:远处的树木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五彩斑斓。 5. 鱼跃桃花水:鱼儿在桃花盛开的水中跳跃。 6.
《夜行》 车马秋萧瑟,征途夜可怜。 月光澄爽气,山影隔凉烟。 明灭渔村火,横斜野渡船。 远天空极目,箕斗落峰前。 注释: - 车马秋萧瑟:指秋天的车马行驶时发出的声音,萧瑟形容声音凄凉、冷清。 - 征途夜可怜:征途(旅途)在夜晚显得格外可恨或令人怜悯,因为夜晚的旅程常常更加孤独和漫长。 - 月光澄爽气:月光清澈明朗,给人带来清爽的感觉。 - 山影隔凉烟:山的影子映照在凉爽的烟雾中
立秋前一日暑甚因步水上见时景已有秋意避炎无处所,为逐水边过。 莲萼飘红粉,蘋花乱白波。 只知秋已近,恰畏暑偏多。 微咏清商曲,临流望素河。 注释: 1. 《立秋前一日暑甚因步水上见时景已有秋意》:立秋前一天,天气非常炎热,作者在水上散步,看到了秋天的景象。 2. 避炎无处所,为逐水边过:为了躲避炎热,作者不得不在河边度过这个炎热的午后。 3. 莲萼飘红粉,蘋花乱白波:莲花的花瓣飘散着红色
【注释】: 万壑千峰里,鞭丝独往还:万壑千山中,只有马鞭声在回荡。鞭丝,即缰绳。万壑千峰,指群山连绵,深谷纵横;鞭丝独往还,指诗人独自骑马穿行于群山之间。 荒烟迷野径,落叶满空山:荒芜的烟云迷漫着野外小径,遍地的落叶布满了空空的山谷。 石塔青松掩,柴门碧水环:青翠的山峰和苍劲的松树掩映在古老的石塔之中,一湾碧水环绕着简陋的茅舍。 老僧无个事,镇日闭禅关:年迈的僧人没什么事情,终日关门打坐修禅。
春暮 春事馀多少,凄其感物华。 连绵三日雨,零落半帘花。 绿树繁阴重,高楼夕照斜。 怀人归未得,芳草满天涯。 【注释】 (1)“春事”:指春天里的事情,即春天的景色和气象。 (2)“凄其”:形容悲伤、凄凉的感觉。 (3)“物华”:指春天的景物。 (4)“绵延”:连绵不断。 (5)“半帘花”:半遮半掩地落在窗帘上的花瓣。 (6)“繁阴”:浓密的树荫。 (7)“高楼”:指高高的建筑物,这里指楼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描绘了夜晚安静的场景和内心感受。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坐久群嚣息:长时间坐着,周围喧闹声逐渐消失。这里的“群嚣”指的是周围的嘈杂声,“息”表示停止。 2. 微吟夜已央:轻轻吟诵,时间已经晚了(夜已央)。这里用“微吟”来形容低声吟唱,而“夜已央”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3. 闲心常自照:心中常常有闲暇的光亮。这里的“闲心”指的是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再出东郊 走出京城的东郊,心情格外舒畅。 芳园归几日,重适野人家。 在郊外的小屋里住了几天,重新回到了熟悉的田园生活中。 树树闻山鸟,村村见杏花。 四周的山峦上,传来了鸟儿的鸣叫声;村子里到处都是盛开的杏花。 溪痕新涨雨,草色渐藏沙。 山间的溪流因为刚刚下过雨而水流湍急,草地的颜色也开始由绿色转为黄色。 依旧东皋路,旋看易物华。 虽然回到了熟悉的道路,但看到周围的一切变得如此富饶美好
晓霁郊行 新晴寒气峭,晨色上巾车。 霁雪迎残月,明霞度晓鸦。 山溪初解冻,野草未生芽。 为忆江南路,东风到处花。 注释及赏析: 1. 新晴寒气峭:新晴即晴朗的天气,寒气峭则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2. 晨色上巾车:清晨的景色映照在车上。 3. 霁雪迎残月:雨后的雪融化后迎接着残存的月亮。 4. 明霞度晓鸦:明亮的霞光穿过早晨的乌鸦。 5. 山溪初解冻:山间的小溪开始解冻。 6. 野草未生芽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默写。考生默写时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来记忆,同时要抓住关键字词如“笛”“正月明”等来记忆。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或漏字、添字等现象,还要注意书写的工整性。本题要注意以下易错字:笛。 【答案】 闻笛 何处吹长笛,高楼正月明。 梅花飞片片,杨柳绿盈盈。 万里凄凉影,三年离别情。 独立忆江城
【注释】 溪上:山间的小溪边。 何处桃源洞,重来路已迷:哪里是真正的桃花源洞口呢?我再次来到这里时迷路了。 飘飘花片落,流过小桥溪:花瓣飘零着落在流水中,从小桥下流过。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前两句写自己重游故地,而不知究竟在哪里。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写眼前所见的景色。第四句承第三句而来,写眼前所看到的流水,并由此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心情。全诗写景叙事,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解析】 本句要注意“纳”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答案】 (1)河上雨初过:指夏天的雨刚刚停歇。(2)风微起细波:形容夏夜的微风轻轻地吹动水面泛起层层细波。(3)徜徉不归去: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形容夏夜的凉风习习、月光洒在身上,使人感到格外惬意,所以不愿回去
诗句释义 - 万泉河纳凉: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万泉河边纳凉的场景。 - 水阔添新涨:水波宽阔,水位上升,形成了新的水流。 - 沙平散晚烟:沙子平整,晚风吹过,散去了烟雾。 - 断云拖雨去:天空中的云被风吹散,雨也被带走了。 - 明月正当天:明亮的月亮高悬在天,照亮了整个大地。 译文 在万泉河畔,我享受着凉爽的夏日夜晚。 宽广的水面上,刚刚涨起的新水使得水面显得更加宽广。 沙子变得平坦而柔软
注释:露筋祠,指祭祀文天祥的地方。 祠树集昏鸦,平湖没晚霞。 祠庙周围聚集着乌鸦,平湖之上没有晚霞。 野风何处起,吹落白莲花。 不知从哪里吹来阵阵野风,把白色的莲花吹落了
【注释】: 题蛱蝶其三:这是第三篇《题蛱蝶》诗。 春深花重时,香重花深处:春天花开繁茂,香气浓重。 仙蝶最相怜,飞来不飞去:蝴蝶是仙子下凡,所以与它相亲相爱,不论飞来或飞去都不离弃。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蝴蝶的灵性和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全篇以“春”为背景,用拟人的手法将蝴蝶比作仙子下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春深花重时",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景象
注释:我正在寻找春天,春风却向我吹来。 芳香时断时续,何处的野花才开放?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诗人在寻找春天的同时,被春风迎面扑来。他看到芳香时断时续,不知道哪里的野花才开放。诗中运用拟人化的写法,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