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久群嚣息,微吟夜已央。
闲心常自照,虚室暗生光。
凉月明逾静,秋花淡转香。
此时谁共语,帘影上书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描绘了夜晚安静的场景和内心感受。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 坐久群嚣息:长时间坐着,周围喧闹声逐渐消失。这里的“群嚣”指的是周围的嘈杂声,“息”表示停止。
- 微吟夜已央:轻轻吟诵,时间已经晚了(夜已央)。这里用“微吟”来形容低声吟唱,而“夜已央”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 闲心常自照:心中常常有闲暇的光亮。这里的“闲心”指的是内心的平静与宁静,“照”则是明亮的意思。
- 虚室暗生光:空虚的房间中自然生出光亮。这里的“虚室”指的是空无一物、清净的环境,“暗生光”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能产生光明。
- 凉月明逾静:清凉的月光更加明亮,使得环境显得更加宁静。这里的“凉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逾静”表示超越了寂静。
- 秋花淡转香:秋天的花虽然颜色淡雅,但香气却越发浓郁。这里的“秋花”指的是秋天的花朵,“淡转香”表示颜色虽淡但香味愈发浓烈。
- 此时谁共语:此刻是谁在与我共语?这里表达了对交流者的思念,“共语”指的是共同交谈。
- 帘影上书床:窗帘的影子映在书桌上,仿佛是一幅图画。这里的“帘影”指的是窗帘的影子,“书床上”则表示书桌旁边。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安静场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平和与宁静。通过对“夜已央”、“群嚣息”、“微吟”等词的使用,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内心澄澈的情感状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