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树松楸锁夕阳,谁题诗伯夜台坊。
云山有梦三千里,便是生离也断肠。
【注释】:
张瀛客:《新唐书》载,张为中书舍人,因事贬谪江州司马。遗诗:指张瀛客的诗。伯夜堂:张瀛客墓志铭中称张瀛客有“三友堂”,即张、韩、王,伯夜堂是其名。生离:指夫妻分离。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去的感伤之情。首联写景,颔联议论,颈联抒情,尾联点明离别之痛。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这首诗的首句“几树松楸锁夕阳”用典,典出《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于竹下。明而复卧。二意不起。雪中山有黄野外,大与白雪杂糅,时已白昼,帝皇改观,偶看念儿辈戏雪者,不觉放然大笑。既而曰:‘此大有乐事,何能独违于此?’因仰天长啸,莫不发愤,吐属激昂。” 王右军素轻蓝田,蓝田晚节论誉转重。后遭危难,乃知蓝田为人。蓝田临死,谓左右曰:“吾顷在江陵,正当风日佳时,赏芳游宴,今诸子何为皆贫俭如初乎?”遂令家蔬笋煮鲫鱼汤食之。
第二句“谁题诗伯夜台坊”化用前代典故。晋安帝义熙十年(414),王凝之妻谢道蕴才思敏捷,善作诗赋,常与夫婿王羲之并称,人称“凝之诗如冰下泉,凝之目如悬镜精光,凝之韵如妙响清越,王夫人诗如芙蓉出水”。王凝之死后,葬于会稽东城,妻子谢道蕴亦死于会稽郡,两人合葬于剡溪旁的石室山上。谢道蕴生前好著文章,死后由其兄谢灵运编文集于秘阁,世人称之为《谢康乐集》。谢道蕴的墓位于东城之西,因此又称谢氏墓为伯夜台。这里暗用谢道蕴墓名,表明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云山有梦三千里”运用了“望月怀远”的典故。《楚辞·湘夫人》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里暗指诗人在远方想念友人,但友人却已经远赴他乡。
第四句“便是生离也断肠”化用前代典故。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字德林,小字阿奴,他是梁武帝的小儿子。萧统自幼聪明机警,博览群书;七岁便解属文,十岁能咏歌谣。梁武帝曾称赞他:“陆郎才尽,尚有馀绢;阿奴才尽,无一字可录。”可见萧统少年时代就很有才华。萧统长大后,以文学闻名天下,他主持编纂的《文选》,收录了汉魏以来的文学作品近五百篇,是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然而,萧统英年早逝,终年三十四岁,没有看到自己的著作问世。后来,他的侄孙萧纲续补成《文选》一书。萧统的死,使他的家人感到无比悲痛,他们把萧统的棺木停放在家中三年,不让别人动它。后来迁葬到建康钟山,还特地为他建造了一座祠堂,称为“萧府君祠”。萧统的墓就在现在的南京紫金山南麓。这里暗指诗人因为朋友离去而感到伤心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