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同诸子共趋庭,朝退追随过引亭。
杖履于今魂梦里,不堪回首忆横经。
注释:我曾与诸子一同前往庭前,朝退之后追随引亭。如今我拄杖行走在梦中,无法回首回忆着诵读经书。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过去与梁鹤庄共游学时的美好回忆的怀念之作,表达了他对那段时光的深深怀念和感慨。诗中通过描绘与梁鹤庄共同学习的情景,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通过表达自己如今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对过去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和感慨。
曾同诸子共趋庭,朝退追随过引亭。
杖履于今魂梦里,不堪回首忆横经。
注释:我曾与诸子一同前往庭前,朝退之后追随引亭。如今我拄杖行走在梦中,无法回首回忆着诵读经书。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过去与梁鹤庄共游学时的美好回忆的怀念之作,表达了他对那段时光的深深怀念和感慨。诗中通过描绘与梁鹤庄共同学习的情景,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通过表达自己如今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对过去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和感慨。
【注释】 又因明月千家雪树影寒霜月二句松坡成篇余亦足成二律其一: 更深,更深夜半的时候。群籁息,各种声音都静下来。寂寂,寂静无声。立寒庭,独自立在寒凉的庭院中。 明月千家雪,疏灯一点星。 明月皎洁如雪,洒遍千家;疏灯光点稀疏闪烁,如同星星。 天光侵户牖,夜气入虚灵。 天空的月光照射进屋内,夜露的气息渗入虚无缥缈的灵气之中。 小饮休教醉,长令方寸醒。 微醉时不要放纵,要常常清醒保持神志。 【赏析】
山行即事 烟景迎骄马,晴光入望中。 万峰生晓翠,远树乱春红。 鱼跃桃花水,莺啼柳絮风。 云山缘尚浅,空羡草堂翁。 注释: 1. 烟景迎骄马:烟雾缭绕的景象中,骄阳似火的马匹奔腾而过。 2. 晴光入望中:阳光明媚,照射在视野之中。 3. 万峰生晓翠:早晨的山峰上,覆盖着一层淡淡的绿色。 4. 远树乱春红:远处的树木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五彩斑斓。 5. 鱼跃桃花水:鱼儿在桃花盛开的水中跳跃。 6.
《夜行》 车马秋萧瑟,征途夜可怜。 月光澄爽气,山影隔凉烟。 明灭渔村火,横斜野渡船。 远天空极目,箕斗落峰前。 注释: - 车马秋萧瑟:指秋天的车马行驶时发出的声音,萧瑟形容声音凄凉、冷清。 - 征途夜可怜:征途(旅途)在夜晚显得格外可恨或令人怜悯,因为夜晚的旅程常常更加孤独和漫长。 - 月光澄爽气:月光清澈明朗,给人带来清爽的感觉。 - 山影隔凉烟:山的影子映照在凉爽的烟雾中
立秋前一日暑甚因步水上见时景已有秋意避炎无处所,为逐水边过。 莲萼飘红粉,蘋花乱白波。 只知秋已近,恰畏暑偏多。 微咏清商曲,临流望素河。 注释: 1. 《立秋前一日暑甚因步水上见时景已有秋意》:立秋前一天,天气非常炎热,作者在水上散步,看到了秋天的景象。 2. 避炎无处所,为逐水边过:为了躲避炎热,作者不得不在河边度过这个炎热的午后。 3. 莲萼飘红粉,蘋花乱白波:莲花的花瓣飘散着红色
【注释】: 万壑千峰里,鞭丝独往还:万壑千山中,只有马鞭声在回荡。鞭丝,即缰绳。万壑千峰,指群山连绵,深谷纵横;鞭丝独往还,指诗人独自骑马穿行于群山之间。 荒烟迷野径,落叶满空山:荒芜的烟云迷漫着野外小径,遍地的落叶布满了空空的山谷。 石塔青松掩,柴门碧水环:青翠的山峰和苍劲的松树掩映在古老的石塔之中,一湾碧水环绕着简陋的茅舍。 老僧无个事,镇日闭禅关:年迈的僧人没什么事情,终日关门打坐修禅。
春暮 春事馀多少,凄其感物华。 连绵三日雨,零落半帘花。 绿树繁阴重,高楼夕照斜。 怀人归未得,芳草满天涯。 【注释】 (1)“春事”:指春天里的事情,即春天的景色和气象。 (2)“凄其”:形容悲伤、凄凉的感觉。 (3)“物华”:指春天的景物。 (4)“绵延”:连绵不断。 (5)“半帘花”:半遮半掩地落在窗帘上的花瓣。 (6)“繁阴”:浓密的树荫。 (7)“高楼”:指高高的建筑物,这里指楼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描绘了夜晚安静的场景和内心感受。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坐久群嚣息:长时间坐着,周围喧闹声逐渐消失。这里的“群嚣”指的是周围的嘈杂声,“息”表示停止。 2. 微吟夜已央:轻轻吟诵,时间已经晚了(夜已央)。这里用“微吟”来形容低声吟唱,而“夜已央”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3. 闲心常自照:心中常常有闲暇的光亮。这里的“闲心”指的是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再出东郊 走出京城的东郊,心情格外舒畅。 芳园归几日,重适野人家。 在郊外的小屋里住了几天,重新回到了熟悉的田园生活中。 树树闻山鸟,村村见杏花。 四周的山峦上,传来了鸟儿的鸣叫声;村子里到处都是盛开的杏花。 溪痕新涨雨,草色渐藏沙。 山间的溪流因为刚刚下过雨而水流湍急,草地的颜色也开始由绿色转为黄色。 依旧东皋路,旋看易物华。 虽然回到了熟悉的道路,但看到周围的一切变得如此富饶美好
晓霁郊行 新晴寒气峭,晨色上巾车。 霁雪迎残月,明霞度晓鸦。 山溪初解冻,野草未生芽。 为忆江南路,东风到处花。 注释及赏析: 1. 新晴寒气峭:新晴即晴朗的天气,寒气峭则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2. 晨色上巾车:清晨的景色映照在车上。 3. 霁雪迎残月:雨后的雪融化后迎接着残存的月亮。 4. 明霞度晓鸦:明亮的霞光穿过早晨的乌鸦。 5. 山溪初解冻:山间的小溪开始解冻。 6. 野草未生芽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默写。考生默写时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来记忆,同时要抓住关键字词如“笛”“正月明”等来记忆。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或漏字、添字等现象,还要注意书写的工整性。本题要注意以下易错字:笛。 【答案】 闻笛 何处吹长笛,高楼正月明。 梅花飞片片,杨柳绿盈盈。 万里凄凉影,三年离别情。 独立忆江城
寄答梁鹤庄 三十年来感逝波,浮云身世变更多。 故人零落青门旧,白发盈头唤奈何。 注释与赏析: - 三十年来感逝波:感慨过去三十年来的变迁和逝去的波浪。 - 浮云身世变更多:比喻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多变。 - 故人零落青门旧:指故乡的老朋友已经凋零离散,昔日的故乡已不再。 - 白发盈头唤奈何:形容年老体衰,头发全白,感到无能为力。 译文: 三十年的时光匆匆流逝,像逝去的波浪一般
【注释】 学廨:古代官署。漫吟:随意地吟诗。断云拖雨:指连绵的乌云和雨水。过高城:指乌云遮住了城墙。帘卷:窗帘被风吹起。虚斋:空旷寂静的书房。明:亮。绿树绕檐:绿色的树木环绕着屋檐。人寂寂:人都很安静。独凭小榻:独自靠着小床。听禽声:听小鸟的叫声。 译文: 连绵不断的乌云遮蔽住了城墙,窗帘卷起,书房内明亮的墙壁清晰可见。四周是绿树环绕,屋里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独自靠在小床上
学舍(官署)长廊中,细波轻拍水面,绿影参差,掩映着荷花。 学舍内的小室最适宜新雨之后,薰风从北窗吹来,凉爽宜人。 注释: 1. 学廨漫吟:指在学舍(官署)中随意地吟诗。 2. 泮水:古代天子设学的学府之旁的池塘,泮水是其别称。 3. 涟漪:形容水波纹的样子。 4. 芰荷:即莲花。 5. 斗室:指小房间或小屋子。 6. 薰风:温暖的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学舍内的景色与氛围
【注释】 箕(jī):星宿名。古代神话中认为箕星主管人间的生死。化:变化,指仙人、神人的变化。安得:如何能得到。老人:这里指梁鹤庄。相晤对:相互交谈。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原诗为七律,和诗则为七绝。原诗首句“骑箕化鹤已神仙”,意为骑着箕星而变成仙鹤的人已经变成了神仙。第二句“两母云山隔一天”意为两个母亲隔着一座高山,隔一天才能相见。第三句“安得老人相晤对”意为怎样才能得到老人与他相见的机会呢
注释: 寄答梁鹤庄:写给梁鹤庄的回信。 司鹾(cuī):掌管盐政,即盐税官。 作宰为家贫:担任官员后家里却很穷。 清俸:指微薄的薪资。 重颁:重新颁布。 枢要遗徽:枢要是指国家的重要机密,遗徽指遗留下来的美德。 具在:在这里存在。 衣钵:禅宗师徒之间传授学问和技艺时所携带的物品。这里比喻师傅的教导。 先人:先辈或祖先。 赏析: 这首诗是一封书信,写给了梁鹤庄
【解析】 此题为“理解型默写”,难度不大,但要求考生对诗歌内容有深刻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本题要求填写的诗句为“寄答梁鹤庄”,其内容如下: 法书分我浣溪笺, 属领风花雪月权。 俗骨自来医不得, 此中清旷恐无缘。 【译文】 你的书法作品分赠给我,就像把浣溪笺分给你一样。你领受着风花雪月的权力,也享有着世俗人无法医治的病疾。我在这里生活,恐怕与你不相通了。 【注释】 ①法书:指书信、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