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无复绿成茵,一径依然着色匀。
鶗鴂先鸣逢此日,蓬蒿偕隐问何人。
凉秋紫塞三千里,旧怨青芜九十春。
欲向西堂吟谢句,永嘉消息隔江滨。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韶华无复绿成茵”
  • 这是一句描写秋天的诗。“韶华”指美好的时光,“无复”表示不再有,即已逝去。“绿成茵”意指草地已经长满绿色。整句意为:美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只剩下了绿色的草地。这里的“绿成茵”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而“韶华无复”则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1. “一径依然着色匀”
  • 这句诗描述的是秋天的道路或田野,依然保持颜色均匀。“一径”指的是一条小径,“着色匀”意味着道路两旁的景色色彩和谐、一致。整句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秋日景象。
  1. “鶗鴂先鸣逢此日”
  • “鶗鴂”是一种鸟类,其叫声预示着春天将至。这里用“鶗鴂先鸣”来比喻春天的到来。“逢此日”表示在这一天,这个现象被观察到。整句诗意为:在这样的日子里,鸟儿的叫声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
  1. “蓬蒿偕隐问何人”
  • “蓬蒿”指的是野生的草和芦苇,常用于形容荒凉或隐居之地。“偕隐”意为一同隐居。“问何人”是询问谁在这里隐居。整句表达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喜爱及好奇心,以及想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共度这段时光的愿望。
  1. “凉秋紫塞三千里”
  • “凉秋”指深秋时节,“紫塞”可能指的是边塞地区,因为边塞地区常有紫色的植物生长。“三千里”表达了距离之远。整句描绘了一个辽阔、遥远的边塞景色,反映了对遥远地区的向往或对边疆生活的好奇。
  1. “旧怨青芜九十春”
  • “旧怨”指的是旧时的仇恨或不满,“青芜”指的是长满青苔的地面。“九十春”可能表示春天过了很长时间。整句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感,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的回忆。
  1. “欲向西堂吟谢句”
  • “西堂”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雅集的地方,如书房。“吟谢句”意为吟诵诗词。整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在西堂中吟咏诗歌,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体现了诗人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1. “永嘉消息隔江滨”
  • “永嘉”可能是指一个地名,也可能是借用自历史人物“王谢”,这里用作借代。“消息”指消息或消息来源。“隔江滨”表示消息来自远方。整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关注和渴望了解。这种关注可能源于对家乡、亲友或某种期待的思念。

译文:
秋风中,昔日的美景不再,只有绿色覆盖的小径依旧。
鶗鴂鸟早早地叫唤,预示着今日又是一年。
在这深秋时节,我独自行走在辽阔的边境上,三千里路漫长又孤单。
曾经的怨恨和不解,都已随着岁月流转,成为了过去的春天。
我渴望在西堂中吟唱那些优美的诗篇,但消息却如同隔江的波涛,难以触及。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为主题,通过对季节变化、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怀。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慨,抒发了对生命、时间和情感的独特理解,使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