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频年惯,今偏忆故乡。
老亲能恤纬,稚子解扶床。
梦入清宵短,云看白昼长。
愁心逐江水,日夜下浔阳。
【解析】
此诗首联“作客频年惯,今偏忆故乡”,诗人回忆自己多年来辗转流离的生活,而今又特别思念自己的故乡。颔联“老亲能恤纬,稚子解扶床”,写家人的关怀和孩子们的成长进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感激之情及对家乡的美好祝愿。颈联“梦入清宵短,云看白昼长”,写诗人夜不成寐、苦于思乡。尾联“愁心逐江水,日夜下浔阳”,写诗人因思乡而愁苦不堪,愁肠寸断。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流畅,风格自然朴实。赏析时可以从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角度来分析。
【答案】
①首联:诗人回忆起多年漂泊在外生活的经历,现在更怀念故乡了。②颔联:写家人的关心,弟弟们已经懂得扶助老人了。③颈联:写诗人夜不能寐,思念家乡。④尾联:写诗人因为思念家乡而感到痛苦。译文:我离家已多年,现在最想念的是故土家园。亲爱的父母能照顾好年迈的老人,小弟弟已经能够扶起病榻了。夜晚我进入梦境的时间很短,白天里我常常看到天空的阴云很长。我的愁绪随着江水一直流淌,日夜不停地向着家乡的方向流去。赏析:这首诗是一首羁旅之作。开头两句,诗人就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作客”句中,“惯”字道出了他多年来在外边流浪生活的辛酸,而“今偏”句又表明了他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从而引出后文的思乡之苦。三四句承前意转写家内之事,写家中老幼亲情的和睦,弟弟妹妹的懂事可爱。“梦入清宵短”,以“梦”为喻,暗指作者在异乡漂泊无依,无法摆脱思乡之情,而这种心情只能通过梦中才能暂时得到解脱。“云看白昼长”,则进一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无限向往。五六两句写诗人的愁绪不断随江水流向远方的家乡,而“日夜下浔阳”则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情挚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