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孤客倦黄昏,寂历荒祠夜一扪。
风破古墙犹露宿,月漫青野与潮吞。
相逢无可投湘佩,行路何人赋礼魂。
滔逝年年墟里异,碧天春水荐溪荪。

诗句解析

1 首句:“泊船孤客倦黄昏,寂历荒祠夜一扪。”

  • “泊船”:意味着船只靠岸停泊。
  • “孤客”:独自旅行的人。
  • “倦黄昏”:形容天色已晚,感到劳累。
  • “寂历”:寂静,荒凉。
  • “荒祠”:废弃的祠堂。
  • “夜一扪”:夜晚中摸索着寻找出口或出路。
  1. 次句:“风破古墙犹露宿,月漫青野与潮吞。”
  • “风破”:风吹破。
  • “古墙”:古老的墙壁。
  • “犹露宿”:仍然需要露宿。
  • “月漫青野”:月光映照在青翠的田野上。
  • “与潮吞”:与潮流一起吞没。
  1. 三句:“相逢无可投湘佩,行路何人赋礼魂。”
  • “湘佩”:湘江上的佩饰,这里指湘妃的玉佩。
  • “赋礼魂”:表达哀悼之情的魂魄。
  1. 末句:“滔逝年年墟里异,碧天春水荐溪荪。”
  • “滔逝”:岁月如流水般逝去。
  • “墟里异”:村庄里的景物每年都有所不同。
  • “碧天”:蓝色的天空。
  • “春水荐溪荪”:春天的水将溪边的荪花洗净。

译文

  1. 孤独的旅人停船于黄昏时分,他来到一座荒废的祠堂中,在夜里摸索前行。
  2. 风吹破古老的墙壁,旅人仍需露宿野外,月光映照在青野之中,随着潮水的涨退而消逝。
  3. 当旅人遇到湘妃时,他无法投以湘妃的玉佩,只能在行走中寄托哀思。
  4. 岁月流逝,每年的春天,村里都有不同的风景,蓝色的天空下,清澈的河流洗涤着溪边盛开的荪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在黄昏时分到达一个废弃的祠堂的情景,以及他在夜中的探索和思考。诗中通过“风破古墙”、“犹露宿”、“月漫青野”等意象,展现了旅人在荒野中的孤独与坚韧,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此外,诗尾的两句通过对湘妃、湘江和溪荪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