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露筋祠

泊船孤客倦黄昏,寂历荒祠夜一扪。
风破古墙犹露宿,月漫青野与潮吞。
相逢无可投湘佩,行路何人赋礼魂。
滔逝年年墟里异,碧天春水荐溪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泊露筋祠》是清代诗人魏周琬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夜泊露筋祠》是魏周琬所作,内容如下:
    午发淮子口,晚泊露筋北。舟人指灵祠,欲语辄叹息。伊昔避乱初,女郎实英特。行行侍丘嫂,日暮云气黑。嫂兮宿邻庄,我宁止路侧。我生虽不辰,秉身贵弗㥾。草深聚蚊虻,中夜…
  2. 作品赏析:《夜泊露筋祠》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的诗歌,描绘了作者在夜晚停泊在露筋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历史背景中的贞节女性形象。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纪念,也是对贞节女性的赞颂,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女性地位。
  3. 创作背景:魏周琬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其生平和创作活动不详。关于《夜泊露筋祠》的创作背景,没有直接的历史记载。不过,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作者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以及对于贞节女性事迹的敬仰,从而创作了这首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敬意。《夜泊露筋祠》的创作时间不详,但诗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在清代发生的,因此可以推测该诗可能是在那个时期完成的。
  4. 艺术风格:《夜泊露筋祠》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露筋女事迹的描述传达了深沉的情感。诗句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历史感,又不失文学美,体现了魏周琬深厚的文学功底。
  5. 文化意义:作为文学作品,《夜泊露筋祠》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它通过歌颂露筋女的贞节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贞洁的高度重视。这种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弘扬,对后世仍有深远影响,成为研究清代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之一。

《夜泊露筋祠》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和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尚。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传承那些值得尊敬的道德品质和历史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