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苍茫天暝时,山高月影来楼迟。
隔邻幼子读桃叶,薄醉老翁歌竹枝。
蝙蝠檐牙避夜雨,蜘蛛屋角添晴丝。
小姑呼伴采菱去,一派笑声喧碧池。

夏晚即事

万壑苍茫天暝时,山高月影来楼迟。

隔邻幼子读桃叶,薄醉老翁歌竹枝。

蝙蝠檐牙避夜雨,蜘蛛屋角添晴丝。

小姑呼伴采菱去,一派笑声喧碧池。

注释:

  1. 万壑苍茫天暝时:形容山间云雾缭绕,天色昏暗。
  2. 山高月影来楼迟:指月光从高处照射下来,使得月亮的影子显得有些迟缓。
  3. 隔邻幼子读桃叶:隔壁的小孩子正在读《桃叶歌》。
  4. 薄醉老翁歌竹枝:形容一位年长的诗人喝醉了酒后,在唱歌吟诵《竹枝词》。
  5. 蝙蝠檐牙避夜雨:蝙蝠在屋檐下躲避夜晚的雨水。
  6. 蜘蛛屋角添晴丝:蜘蛛在屋角织网,为天空增添了一丝光明。
  7. 小姑呼伴采菱去:小姑呼唤她的伙伴一起去采摘菱角。
  8. 一派笑声喧碧池:一片欢笑声传遍了清澈的池塘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夏日傍晚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首句“万壑苍茫天暝时”,以苍茫的群山和天色渐暗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接着,第二句“山高月影来楼迟”则进一步强调了山的高大和月亮的柔和,以及它们在视觉上的距离感。

第三、四句分别描绘了两个不同的场景。“隔邻幼子读桃叶”展现了孩童时代的纯真与快乐;而“薄醉老翁歌竹枝”则表现了老者的悠然自得与生活的惬意。这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反映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又展示了生命的多样性。

最后两句“蝙蝠檐牙避夜雨”和“蜘蛛屋角添晴丝”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蝙蝠在屋檐下避雨,蜘蛛在屋角织网,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智慧和适应能力。同时,“小姑呼伴采菱去,一派笑声喧碧池”这一结尾,则描绘了一幅和谐愉快的画面,小姑与伙伴们欢声笑语地来到池塘边,共同享受采菱的乐趣,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和谐的自然景观。诗人用简洁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