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黄花老,秋来少倚阑。
愁多辜宿酿,病久怯新寒。
持论皆卢扁,救时谁范韩。
殷忧到野老,莫作杞人看。
【注释】
不觉:不知不觉。黄花:这里指菊花,古人常以菊花喻人。老:凋谢。倚阑:凭依栏杆。宿酿:隔夜的酒。范韩:指汉代的文学家、政治家匡衡和唐代的诗人、文学家韩愈。殷忧:深重的忧虑。杞人(qiǔrén):古代传说中杞国的人怕大树倒下来砸死自己,天长日久,连住的地方都害怕。后来用来比喻毫无根据、不必要的忧虑。
【赏析1】
首联“不觉黄花老,秋来少倚阑”,写秋暮时触景生情,愁思顿生;颔联“愁多辜宿酿,病久怯新寒”,写因愁而饮,又因病而怯,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颈联“持论皆卢扁,救时谁范韩”,抒发了对匡衡、韩愈的崇敬之情;尾联“殷忧到野老,莫作杞人看”,抒发了对百姓的深切关怀,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表达了对匡衡、韩愈的崇敬之情。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担忧,同时也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日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的诗歌。开头两句,诗人没有直接描写秋天的景色,而是先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入手,感叹不知不觉间菊花已经衰老,秋意渐浓,因此很少凭栏远眺。这两句诗既交代了季节背景,也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由感秋过渡到怀人。他感叹自己因为忧愁多而常常喝醉,又因为生病久而畏惧寒冷,无法像过去那样自由自在地赏花饮酒。这里的“宿酿”和“新寒”都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而“病久”则进一步揭示了他的身体状况不佳,无法享受美好时光。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匡衡和韩愈这两位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虽然有着高尚的理想和卓越的才华,但却在政治舞台上遭受挫折,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支持。这种感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腐败现象,让人不禁感到惋惜和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