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中林去,潭看第几重。
悬崖流日影,飞瀑润嵩峰。
雷雨时交至,烟霞忽半封。
山中多变化,疑是护潜龙。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及赏析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逐句释义”,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意,理解词义,最后再根据关键词语的提示理解全诗大意即可。
第一句中,“龙潭”点出了地点;“邀同”表明邀请的对象,即作者与三位友人;第二句中,“第几重”指龙潭有多深;第三句中,“悬崖”是山崖;“日影”是太阳的倒影;“润嵩峰”指瀑布水滋润着山峰;第四句中,“雷雨时交至”指的是雷电暴雨交加而至;“烟霞忽半封”指天空忽然被云雾遮住一半;第五句中,“山中多变化”指山中的景致变幻莫测;第六句中,“护潜龙”是说山中的景色就像守护龙一样的神秘莫测。
【答案】
译文
耿先生邀请我们一起去龙潭游玩。我们携手中林,观赏那龙潭有几道深涧。
在悬崖之上,太阳的影子在流泉的飞瀑上投下,瀑布的水滋润着山峰。
雷电暴雨交加而降,烟雾和霞光突然半遮半掩。山中的景致千变万化,让人怀疑它像护着潜龙一样。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814年(唐元和九年)夏秋之际,诗人耿湋任华州刺史时。当时他与刘禹锡、郭子仪、耿夔等人一起游览了著名的龙潭,有感于其秀美的景色,于是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游龙门奉酬七兄》。首联交代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龙门游春,“携手”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和朋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又写出诗人与朋友共同欣赏美景的心情。颔联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悬崖流日影,飞瀑润嵩峰。”诗人以“流”“润”这两个动词将日影与飞瀑刻画出来,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日影映照在山涧溪流之中、飞瀑滋润着青翠的山峰的美丽画面。颈联写景更显雄浑,诗人以雷霆之势将自然界的壮美展现在读者眼前:“雷雨时交至,烟霞忽半封。”这两句话一写雷雨天气,二写云霞遮掩天空,使人们难以看清景象,从而突出了龙潭的奇丽之美。尾联写景更显幽静,诗人想象着山中之景仿佛守护着潜龙一般,令人生畏。诗人用拟人手法来表现对龙门美景的赞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