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渺何许,不见一年矣。
春风落阶前,陈根发泥底。
有如思故人,忽得书一纸。
感此芳讯难,欣然愿觏止。
敷荣不求媚,迟迟若有俟。
烦尔种花翁,晨夕候之子。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兰芽云吟山房作
素心渺何许,不见一年矣。
春风落阶前,陈根发泥底。
有如思故人,忽得书一纸。
感此芳讯难,欣然愿觏止。
敷荣不求媚,迟迟若有俟。
烦尔种花翁,晨夕候之子。

注释与赏析:

  • “兰芽云吟山房作”:这句诗表明了作者在山房中创作诗歌的情景。”兰芽”可能是指兰花的嫩芽,这里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开始。”云吟”则表达了一种高远、飘逸的艺术境界,如同云雾中的吟唱。
  • “素心渺何许”:这里的”素心”可能指的是纯洁的心灵或高尚的志向,”渺何许”则表达了对这种心灵的迷茫和寻求。
  • “不见一年矣”: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的等待和期盼。”不见”意味着已经过了很长时间,而”一年矣”则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紧迫。
  • “春风落阶前,陈根发泥底”:这句诗描绘了春风吹动的景象,以及植物在泥土中生长的状态。”陈根”可能指的是古老的树木,而”发”则是生长的意思。”泥底”则强调了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
  • “有如思故人”:这里的”思故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思念。”有如”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相似性。
  • “忽得书一纸”:这句话表达了突然收到书信的喜悦和激动。”忽得”表示意外和惊喜,而”书一纸”则说明了书信的内容和形式。
  • “感此芳讯难,欣然愿觏止”:这句诗表达了对收到的书信的喜悦和期待。”感此芳讯”可能是指感受到书信中所承载的美好信息,而”欣然愿觏止”则表达了希望亲自见面的愿望。
  • “敷荣不求媚,迟迟若有俟”:这句话表达了不追求外在的华丽和谄媚,而是保持自己的本性和尊严。”敷荣”可能指的是繁盛的生长,”不求媚”则强调了不迎合世俗的态度。”迟迟若有俟”则表达了这种态度的持久性和耐心。
  • “烦尔种花翁,晨夕候之子”:这句话是诗人对种植花木的人表示感谢和期待。”劳尔种花翁”是对种植花木者的尊敬和感谢,而”晨夕候之子”则表达了对种植者持续付出的关注和等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书信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这首诗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