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并注疏,越中出最早。后则蜀有之,沿革例了了。
今均无见者,款式讵司晓。惟建附释音,三山别离造。
黄唐跋《左传》,其语足参考。流传为十行,一线独绵藐。
胜国在南雍,修多元渐少。递变闽监毛,每次加潦草。
年来几同人,深欲白丑好。谓此已仅存,究遗乃当抱。
寓公得陈髯,志力两夭矫。尽收十一种,鸡蹠食庶饱。
閟时玉蕴椟,开处签飞漂。题咏遍名流,善颂子孙保。
阿谁负大力,悉举重梨枣。海内家一编,落叶将毋扫。
惜哉西湖局,雅志败群小。苦争自痴绝,未障狂澜倒。
眼前散云烟,隙里驰騕袅。抚函三叹息,冉冉吾其老。

陈仲鱼孝廉索赋经函诗率成二十韵

两宋并注疏,越中出最早。后则蜀有之,沿革例了了。

今均无见者,款式讵司晓。惟建附释音,三山别离造。

黄唐跋《左传》,其语足参考。流传为十行,一线独绵藐。

胜国在南雍,修多元渐少。递变闽监毛,每次加潦草。

年来几同人,深欲白丑好。谓此已仅存,究遗乃当抱。

寓公得陈髯,志力两夭矫。尽收十一种,鸡蹠食庶饱。

閟时玉蕴椟,开处签飞漂。题咏遍名流,善颂子孙保。

阿谁负大力,悉举重梨枣。海内家一编,落叶将毋扫。

惜哉西湖局,雅志败群小。苦争自痴绝,未障狂澜倒。

眼前散云烟,隙里驰騕袅。抚函三叹息,冉冉吾其老。

注释:

  1. 两宋并注疏:宋代时期有两部重要的注疏,即《论语注疏》和《大学中庸注疏》。这两部著作对于儒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越中出最早:越中,指的是中国南部地区,最早在这里出现了注疏的学术风气。
  3. 后则蜀有之:蜀地也有类似注疏的著作产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学术风气逐渐衰退。
  4. 今均无见者:现在很难找到类似的注疏著作了。
  5. 款式讵司晓:款式的含义是什么,我不太清楚。这可能是对注疏的某种表述或者理解上的困惑。
  6. 建附释音:在建安时期,人们开始注重对古代文献的解释和注解。
  7. 黄唐跋:《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黄唐指的是唐代的学者黄宗羲和欧阳询。他们共同对《左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注解。
  8. 十行:指《左传》的版本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版本称为“十行本”,是较为常见的版本之一。
  9. 一线独绵藐:形容《左传》的内容非常丰富,但篇幅较短,难以全部读完。
  10. 胜国:宋朝时期,因为战争的原因,国家衰败。所以用胜国来代指宋朝。
  11. 南雍:指宋朝时期的太学,是当时最高学府所在地。
  12. 蜀有之:指在四川地区也有类似的注疏著作出现。
  13. 沿革例了了:指注疏的演变规律已经很清楚了。
  14. 今均无见者:现在很难再找到类似的注疏著作了。
  15. 款式讵司晓:款式的含义是什么,我不太清楚。这可能是对注疏的某种表述或者理解上的困惑。
  16. 建附释音:在建安时期,人们开始注重对古代文献的解释和注解。
  17. 黄唐跋:《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黄唐指的是唐代的学者黄宗羲和欧阳询。他们共同对《左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注解。
  18. 十行:指《左传》的版本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版本称为“十行本”,是较为常见的版本之一。
  19. 一线独绵藐:形容《左传》的内容非常丰富,但篇幅较短,难以全部读完。
  20. 胜国:宋朝时期,因为战争的原因,国家衰败。所以用胜国来代指宋朝。
  21. 南雍:指宋朝时期的太学,是当时最高学府所在地。
  22. 修多元渐少:指宋朝时期的学者数量逐渐减少。
  23. 递变闽监毛:指宋朝时期的学者们在研究古籍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方法。这些特点被称为“闽监毛”。
  24. 鸡蹠食庶饱:指通过学习古籍,使学者们的生活变得富裕充实。
  25. 閟时玉蕴椟:指珍藏古籍的地方如同宝库一般珍贵。
  26. 开处签飞漂:指打开古籍时,纸张会飘散开来。
  27. 题咏遍名流:指很多著名学者都留下了对古籍的题咏和评价。
  28. 善颂孙保:指后代学者们都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使得这一传统得以延续。
  29. 阿谁负大力:指是谁承担了这一重任?可能是某个学者或机构或个人。
  30. 悉举重梨枣:指所有的学者都在努力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以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31. 海内家一编:指这是一个汇集了很多书籍的版本,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学术水平。
  32. 落叶将毋扫:意味着这些珍贵的资料不应该被轻易丢弃或销毁。
  33. 惜哉西湖局:指由于战乱等原因,很多珍贵的文物和资料都被破坏或丢失了。
  34. 雅志败群小:指一些心怀不轨的人试图破坏这一传统的价值观念。
  35. 苦争自痴绝:表示那些学者们为了维护这一传统而进行的斗争是非常艰难的。
  36. 未障狂澜倒:指他们的努力最终成功地阻止了这场混乱的发生。
  37. 散云烟:形容战乱后的废墟景象,象征着过去繁荣时代的消逝。
  38. 隙里驰騕袅:形容战乱后留下的断壁残垣中的景象,也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变化。
  39. 抚函三叹息:指在面对这些珍贵的资料时,作者感到非常惋惜和感慨。
  40. 冉冉吾其老:表示作者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