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驻湖干棹,知君未可留。
乡心明月夜,归梦白云秋。
挈钵投江郭,携筇向石头。
半生行脚惯,不解说离愁。

诗句释义:

  1. 已驻湖干棹,知君未可留:
  • “已驻”意味着已经停下了。
  • “湖干棹”指的是停泊在湖边。
  • “知君未可留”表示知道你不能留下来。
  1. 乡心明月夜,归梦白云秋:
  • “乡心”指的是对故乡的思念。
  • “明月夜”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
  • “归梦白云秋”表达了秋天时梦见家乡的情景。
  1. 挈钵投江郭,携筇向石头:
  • “挈钵”指的是拿着钵盂(一种容器)。
  • “投江郭”指的是投到江边的城郭里。
  • “携筇”指的是拿着手杖。
  • “石头”可能是指某处的地名或自然景观。
  1. 半生行脚惯,不解说离愁:
  • “半生”指的是一生的时间。
  • “行脚”指的是四处行走、游历。
  • “说”在这里是解释、说明的意思。
  • “解”是了解、明白的意思。
  • “离愁”指的是离别时的忧愁。

译文:

在湖边停下船桨已经停留,知道你不能留下来。
家乡的思念如明月般照耀,秋天的梦想飘向白云间。
提着钵盂投到江边的城郭内,手扶筇杖前往石头的山中。
半生的游历让我习惯了行走,离别的忧愁我不再轻易表达。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客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情感。首句“已驻湖干棹”不仅描绘了诗人停下船只的场景,也暗示了无法留住客人的现实。第二句“知君未可留”则表达了诗人对客人们依依不舍的心情,以及对离别的深刻情感。

接下来两句“乡心明月夜,归梦白云秋”,运用了月亮和白云这两个意象来象征客人们的思乡之情。月亮在夜晚明亮地照耀着,如同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白云在秋天高高飘荡,象征着客人们的梦想和向往。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加深了离别的情感。

第三四句“挈钵投江郭,携筇向石头”,描述了诗人和客人离开的场景。他们提着钵盂投到了江边的城郭,手扶着筇杖前往石头的山中。这里的“江郭”和“石头”可能是他们离别的地点,也可能是他们即将前往的地方。这些细节都为诗歌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最后两句“半生行脚惯,不解说离愁”,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通过半生的游历,已经习惯了四处行走的生活。他明白离别的忧愁,但不再轻易表露自己的感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豁达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诗人与客人之间的友谊和离别的情感。它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