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作天台游,一瓢一笠挂杖头。
玉霄峰耸万螺髻,石梁瀑卷双龙湫。
翠微几折入古寺,禅堂钟磬清且幽。
苍藤天矫挂石壁,疏花红缀空岩秋。
老僧知我惯行脚,呼童截取千岁虬。
携归早夜每拂拭,肌理细腻骨节遒。
瘿圆瘤古色苍润,桃枝筇竹非其俦。
平生梦寐在丘壑,要蹑五岳凌九州。
随身自有瓶钵在,住山任尔猿鹤愁。
杖兮杖兮肯相助,出门从此吾无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天台万年藤杖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昔年曾作天台游,一瓢一笠挂杖头。
昔年:过去的岁月,指的是作者年轻时曾经游览天台山的经历。
一瓢一笠:指作者随身携带的物品,即一个瓢和一个斗笠。
挂杖头:将这些东西挂在拐杖上。玉霄峰耸万螺髻,石梁瀑卷双龙湫。
玉霄峰:指天台山上的玉皇峰,高耸入云。
万螺髻:形容山峰的形状像无数的螺帽堆积起来。
石梁瀑:指天台山中的石梁瀑布,水声如雷。
双龙湫:指石梁瀑旁的两个深潭,形象地比喻瀑布的声音如同龙吟。翠微几折入古寺,禅堂钟磬清且幽。
翠微:指山林间的青翠景色。
古寺:指天台山上的古寺庙。
禅堂:和尚们修行的地方。
钟磬(qìng):古时佛教中敲击的乐器,用以报时的同时也用以诵经。
清且幽:形容寺庙环境清静而幽雅。苍藤天矫挂石壁,疏花红缀空岩秋。
苍藤:形容藤蔓生长的样子,颜色偏深。
天矫:形容藤蔓向上攀爬的样子。
挂石壁:在岩石上挂着藤蔓。
疏花红缀空岩秋:指藤蔓上稀疏的花和秋天的颜色相映成趣。老僧知我惯行脚,呼童截取千岁虬。
老僧:指天台上的僧侣,对贾岛非常了解。
行脚:佛教用语,意为行走、参悟。
呼童截取千岁虬:指老僧召唤小和尚去摘取千年老藤。携归早夜每拂拭,肌理细腻骨节遒。
携归:带回家,此处指把得到的藤杖带回家中。
早夜:早晚。
每拂拭:经常擦拭保养。
肌理细腻骨节遒:形容藤杖表面光滑细腻,骨骼线条强健有力。瘿圆瘤古色苍润,桃枝筇竹非其俦。
瘿圆瘤:指藤杖上的瘤或结节。
古色苍润:形容藤杖历经风霜却依旧保持着一种古朴的色彩和质感。
桃枝筇竹:用桃木和竹子制作的传统手杖,与贾岛所持的藤杖不同。
非其俦:不是同类,指两者各有特色。平生梦寐在丘壑,要蹑五岳凌九州。
平生:平时,指过去的日子。
梦寐:梦想,愿望。
丘壑:指山间旷远的风景,这里指作者心中的理想世界。
要蹑五岳凌九州:意指希望能够攀登到泰山等地,象征追求高远的理想。随身自有瓶钵在,住山任尔猿鹤愁。
随身:随行携带,这里指随身携带的法器和物品。
瓶钵:佛教中用于盛水供佛之用的瓶子和小钵子。
猿鹤愁:指山中动物,猿猴和鹤,常被用作诗人表达情感的象征。杖兮杖兮肯相助,出门从此吾无忧。
杖兮杖兮:反复咏叹杖的重要性。
肯相助:表示希望得到帮助和支持。
出门从此吾无忧:意指从此以后可以安心出门,不再有忧虑。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对于自己游历天台山后得到的一根万年藤杖的赞美诗。整首诗通过对藤杖的形象描绘以及对天台山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贾岛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通过对比自己的理想与现实、追求与放下,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心无旁骛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