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青镫夜未阑,半生心事独盘桓。
烟波缥缈魂非远,人事悲凉岁欲残。
素志应同明月皎,离情还共白云漫。
良宵剪烛歌行露,松竹萧森起暮寒。
诗句释义与注释:
- 寒夜书怀 - 描述诗人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坐在书房中思考或写作的情景。
- 寂寞青镫夜未阑 - “寂寞”表达诗人的孤独感,“青镫”是指古时用植物油制作的灯,通常为蓝色,这里指油灯发出淡淡的青色光芒。“夜未阑”意味着夜晚还未结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半生心事独盘桓 - “半生”表示一生的时间,“心事”指个人的情感和思绪。“盘桓”意为徘徊、逗留,形容诗人长时间沉思或忧虑。
- 烟波缥缈魂非远 - “烟波”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朦胧的水景图,“缥缈”形容景色虚幻、难以捉摸。“魂非远”表达诗人的灵魂仿佛远离尘世,超脱于世俗之外。
- 人事悲凉岁欲残 - “人事”指世间的一切人事活动,“悲凉”形容世事的凄凉和不如意。“岁欲残”意味着时间即将过去,暗示着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素志应同明月皎 - “素志”指纯洁的志向,“明月皎”形容月亮明亮清澈。这里比喻诗人的志向如同明亮的月亮一样高洁无瑕。
- 离情还共白云漫 - “离情”指的是离别之情,“白云”常用来象征飘渺不定或难以捉摸的情绪。“漫”字在这里有广泛、无边之意。
- 良宵剪烛歌行露 - “良宵”指的是美好的夜晚,“剪烛”形容在月光下剪烛而坐,享受安静的时光。“歌行露”可能是指一边唱歌一边行走,或者在月光下漫步,感受露水带来的清凉与美好。
- 松竹萧森起暮寒 - “松竹”是常绿植物,象征着坚韧和长寿,“萧森”形容树木繁茂、高大而幽深的感觉。“起暮寒”则是指随着夜色渐深,周围的环境显得更加寒冷。
译文:
寂静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心中充满了寂寞。我沉思着半生的心事,徘徊不已。眼前的烟波浩渺,使我感到自己的灵魂似乎并不遥远。世间的人情冷暖,令人感到悲伤和凄凉,岁月似乎即将走到尽头。我的纯洁志向如同明亮的明月一般皎洁无瑕。尽管心中有离愁别绪,但我希望这些情感能够像飘渺的白云一样自由地飘荡。在这美好的夜晚,我剪下一根蜡烛,边唱边走,让露水清凉我的身体。四周的松竹郁郁葱葱,随着夜幕降临,周围变得格外冷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作者深夜独处时的心境和所思所想的长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情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诗中的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