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江口放扁舟,江水随君入海流。
一望烟波千万里,孤帆不见使人愁。
【译文】
吴淞江口,扁舟随君而去,江水顺流东下。
一望烟波千万里,不见孤帆使人愁。
【注释】
①孙山人:指孙山,这里代指诗人的朋友或同游者。
②古瀛:古代瀛洲。瀛洲在今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境内,是神话传说中的海中小岛。
③吴淞江:古时长江入海口的一段江面。
④放:任凭。
⑤君:你。
⑥烟波:烟雾和波浪。
⑦孤帆:单独的一只船。
⑧愁:忧愁。
吴淞江口放扁舟,江水随君入海流。
一望烟波千万里,孤帆不见使人愁。
【译文】
吴淞江口,扁舟随君而去,江水顺流东下。
一望烟波千万里,不见孤帆使人愁。
【注释】
①孙山人:指孙山,这里代指诗人的朋友或同游者。
②古瀛:古代瀛洲。瀛洲在今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境内,是神话传说中的海中小岛。
③吴淞江:古时长江入海口的一段江面。
④放:任凭。
⑤君:你。
⑥烟波:烟雾和波浪。
⑦孤帆:单独的一只船。
⑧愁:忧愁。
【译文】 吴淞江口,扁舟随君而去,江水顺流东下。 一望烟波千万里,不见孤帆使人愁。 【注释】 ①孙山人:指孙山,这里代指诗人的朋友或同游者。 ②古瀛:古代瀛洲。瀛洲在今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境内,是神话传说中的海中小岛。 ③吴淞江:古时长江入海口的一段江面。 ④放:任凭。 ⑤君:你。 ⑥烟波:烟雾和波浪。 ⑦孤帆:单独的一只船。 ⑧愁:忧愁
清代诗人贤岩,字天成,是清朝时期一位著名的文人,以其诗词作品而闻名。下面对贤岩进行具体介绍: 1. 基本信息 - 字号和生平:贤岩,字天成,出生于昆山,是晚清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根据《续莲集》等作品可以推测其文学造诣颇深,且与海藏寺有着紧密的联系。 - 代表作品: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续莲集》,这是一部收录了他多首诗歌的文集。这些作品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般若招提晓坐 夜雨洗山岩,朝来翠独湿。 趺坐学观空,清风满香积。 正因字本无,而我好翰墨。 心即等死灰,未了人间孽。 窗竹皆虚心,庭松多劲节。 体此长青树,原不在虚实。 何况钟鱼间,梵理更无得。 坐久闻妙香,慈航如可接。 译文: 在般若招提寺清晨的禅房中静坐修行。 夜雨过后山石被洗净,清晨的绿意独自湿润。 我盘腿坐着学习观照万物的空性,清凉的空气中弥漫着香气。 正是因为文字本身没有实体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寒夜书怀 - 描述诗人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坐在书房中思考或写作的情景。 2. 寂寞青镫夜未阑 - “寂寞”表达诗人的孤独感,“青镫”是指古时用植物油制作的灯,通常为蓝色,这里指油灯发出淡淡的青色光芒。“夜未阑”意味着夜晚还未结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 半生心事独盘桓 - “半生”表示一生的时间,“心事”指个人的情感和思绪。“盘桓”意为徘徊、逗留
仲春十五夜,诗人于大人山中作此诗以言志。 白云天末和愁低,无限离怀怨曙鸡。 烟柳河桥残月少,疏钟古寺晓风凄。 百年幻影花枝老,二十浮生草路迷。 一苇江头如可折,竺乾西去待相携。 注释: ①仲春十五夜: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十五夜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之夜。 ②白云天末和愁低:白云飘在天的尽头,与自己的忧愁相互呼应。 ③无限离怀怨曙鸡:无限的离愁别绪,伴随着清晨的公鸡啼鸣。 ④烟柳河桥残月少
诗句:万峰深处有流泉,松径藤萝杖策穿。十里梅开香到寺,洞庭犹隔太湖烟。 译文: 万峰之巅流淌着清澈的泉水,松树间小径旁藤萝缠绕。 离我们十里之遥的寺庙中,梅花盛开散发着阵阵香气。 洞庭湖如同仙境一样遥远,太湖水雾缥缈如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诗中的“万峰深处有流泉”,形象地展现了高山流水的自然景观
胜迹重游喜共登,遥山浮水影飞腾。 三千界外秋光动,百尺楼中夜气澄。 香满乾坤八月桂,星连上下万家灯。 酒阑还向高僧话,几度禅林感废兴。 注释: - 胜迹重游喜共登:指的是重游白鹿洞这个地方,与大家一同登高观赏。 - 遥山浮水影飞腾:形容远处的群山在水面上倒映的景象,像是在飞翔一般。 - 三千界外秋光动:指的是秋天的景色,给人一种广阔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三千世界之外。 - 百尺楼中夜气澄
《步孙符卿游园韵》是清代绵愉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的“公退行吟地,烟霞绕此间”、“园亭临佛寺,云日近仙寰”等句子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愉悦。具体分析如下: 1. 诗句释义 - “公退行吟地,烟霞绕此间”:描述了诗人在退朝之后漫步于此地,四周被美丽的烟雾和彩霞所环绕。这里的“公退”,可能指的是官员的公务告一段落,可以自由活动的时刻。 - “园亭临佛寺,云日近仙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