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听他如此说,因和宝钗商议。宝钗笑道:“哥哥果然要经历正事,正是好的了。只是他在家时说着好听,到了外头旧病复犯,越发难拘束他了。但也愁不得许多。他若是真改了,是他一生的福。若不改,妈也不能又有别的法子。一半尽人力,一半听天命罢了。这么大人了,若只管怕他不知世路,出不得门,干不得事,今年关在家里,明年还是这个样儿。他既说的名正言顺,妈就打谅着丢了八百一千银子,竟交与他试一试。横竖有伙计们帮着,也未必好意思哄骗他的。二则他出去了,左右没有助兴的人,又没了倚仗的人,到了外头,谁还怕谁,有了的吃,没了的饿着,举眼无靠,他见这样,只怕比在家里省了事也未可知。”薛姨妈听了,思忖半晌说道:“倒是你说的是。花两个钱,叫他学些乖来也值了。”商议已定,一宿无话。
薛姨妈听后表示赞同,因为宝钗说的有道理,她觉得哥哥如果真的要经历正事,那真是太好了。只是他在家里时说着好听,到了外面旧病复犯,越发难拘束他了。但也愁不得许多。他若是真改了,是他一生的福;若不改,母亲也不能再有什么办法了。一半尽人力,一半听天命罢了。这么大人了,若只管怕他不知道世路,出不了门,干不了事,今年关在家里,明年还是这个样儿。他既然说名正言顺,母亲就以为丢了八百一千银子,竟交他试一试。横竖有伙计们帮着,也未必好意思哄骗他的。二则他出去了,左右没有助兴的人,又没有人倚仗他,到了外头,谁还怕谁,有了的吃,没了的饿着,举眼无靠,他见这样,只怕比在家里省事也未可知。”
- 译文: 薛姨妈听后表示赞同,因为她觉得哥哥如果真的要经历正事,那真是太好了。只是他在家里时说着好听,到了外面旧病复犯,越发难拘束他了。但也愁不得许多。他若是真改了,是他一生的福;若不改,母亲也不能再有什么办法了。一半尽人力,一半听天命罢了。这么大人了,若只管怕他不知道世路,出不了门,干不了事,今年关在家里,明年还是这个样儿。他既然说名正言顺,母亲就以为丢了八百一千银子,竟交他试一试。横竖有伙计们帮着,也未必好意思哄骗他的。二则他出去了,左右没有助兴的人,又没有人倚仗他,到了外头,谁还怕谁,有了的吃,没了的饿着,举眼无靠,他见这样,只怕比在家里省事也未可知。”
- 注释: 1.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指一个沉迷于游乐的人误入了正事。
-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指的是喜欢诗歌的人聚集在一起苦苦吟诵诗歌。
- 薛姨妈: 本回的叙述者之一,薛蟠之母,贾府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 宝钗: 本回的主要角色之一,贾府中的另一位重要女性人物。
- 商议: 指薛姨妈和宝钗商量关于哥哥的问题。
- 打谅: 意思是认为。
- 二则: 指另外两种情况。
- 横竖: 表示不管怎样。
- 省事: 减少麻烦。
赏析:
这是《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的一部分情节描述。在这一部分中,薛姨妈和宝钗讨论如何教育她的弟弟薛蟠,以及他在外界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宝钗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观点,即让她的哥哥体验正事生活可能带来的好处。这种观点体现了宝钗的理性和现实主义。而薛姨妈虽然一开始有所保留,但在深思熟虑后也表示同意。这反映了家庭内部对于教育和管理成员的不同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