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沿上一带竹栏相接,直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因这几间就在此山怀抱之中,乃凸碧山庄之退居,因洼而近水,故颜其额曰“凹晶溪馆”。因此处房宇不多,且又矮小,故只有两个老婆子上夜。今日打听得凸碧山庄的人应差,与他们无干,这两个老婆子关了月饼果品并犒赏的酒食来,二人吃得既醉且饱,早已息灯睡了。
黛玉湘云见息了灯,湘云笑道:“倒是他们睡了好。咱们就在这卷棚底下近水赏月如何?”二人遂在两个湘妃竹墩上坐下。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湘云笑道:“怎得这会子坐上船吃酒倒好。这要是我家里这样,我就立刻坐船了。”黛玉笑道:“正是古人常说的好,‘事若求全何所乐’。据我说,这也罢了,偏要坐船起来。”湘云笑道:“得陇望蜀,人之常情。可知那些老人家说的不错。说贫穷之家自为富贵之家事事趁心,告诉他说竟不能遂心,他们不肯信的;必得亲历其境,他方知觉了。就如咱们两个,虽父母不在,然却也忝在富贵之乡,只你我竟有许多不遂心的事。”黛玉笑道:“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湘云听说,恐怕黛玉又伤感起来,忙道:“休说这些闲话,咱们且联诗。”
诗句释义
- 红楼梦: 这是一部古典小说的名称,由曹雪芹创作。
- 第七十六回: 是这部小说的第76个章节。
- 凸碧堂: 位于小说背景中的一个场所,可能是一处园林或别墅。
- 品笛感凄清: 这里描述的是人物在凸碧堂中通过欣赏笛音来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气氛。
- 凹晶馆: 同样是书中的一处地点,与凸碧堂相对,可能也有一个类似的感觉。
- 联诗悲寂寞: 描述的是两个女性人物在凹晶馆中进行诗歌创作时的孤独感。
- 藕香榭: 另一个小说中的地点,可能是一个赏荷或赏月的好地方。
- 房宇不多: 指凹晶溪馆的房屋不多。
- 月饼果品并犒赏的酒食: 描述了中秋节期间,为了庆祝而准备的各种食物和礼物。
- 湘妃竹墩: 指的是用于坐着的竹子制成的墩子。
- 事若求全何所乐: 这是一句古诗中的语句,表达了追求完美无缺的愿望并不会带来快乐的意思。
- 得陇望蜀: 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已经得到了某物还想得到更多,形容人贪心不足。
译文及注释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说着,二人便同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沿上一带竹栏相接,直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因这几间就在此山怀抱之中,乃凸碧山庄之退居,因洼而近水,故颜其额曰“凹晶溪馆”。因此处房宇不多,且又矮小,故只有两个老婆子上夜。今日打听得凸碧山庄的人应差,与他们无干,这两个老婆子关了月饼果品并犒赏的酒食来,二人吃得既醉且饱,早已息灯睡了。
黛玉、湘云见息了灯,湘云笑道:“倒是他们睡了好。咱们就在这卷棚底下近水赏月如何?”二人遂在两个湘妃竹墩上坐下。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湘云笑道:“怎得这会子坐上船吃酒倒好。这要是我家里这样,我就立刻坐船了。”黛玉笑道:“正是古人常说的好,‘事若求全何所乐’。据我说,这也罢了,偏要坐船起来。”湘云笑道:“得陇望蜀,人之常情。可知那些老人家说的不错。说贫穷之家自为富贵之家事事趁心,告诉他说竟不能遂心,他们不肯信的;必得亲历其境,他方知觉了。就如咱们两个,虽父母不在,然却也忝在富贵之乡,只你我竟有许多不遂心的事。”黛玉笑道:“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湘云听说,恐怕黛玉又伤感起来,忙道:“休说这些闲话,咱们且联诗。”
赏析
这段文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先,通过对比凸碧堂和凹晶馆的环境描写,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状态。接着,通过对月亮、竹林等自然景象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此外,还涉及到了一些关于人际关系和生活态度的思考,如“事若求全何所乐”这一古语反映了人们对于完美无缺的追求往往带来的不满和失望。整体来看,这段文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