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之士,必有密友,密友,不必定是刎颈之交。大率虽千里之遥,皆可相信,而不为浮言所动;闻有谤之者,即多方为之辩析而后已;事之宜行宜止者,代为筹画决断;或事当利害关头,有所需而后济者,即不必与闻,亦不虑其负我与否,竟为力承其事。此皆所谓密友也。
【注释】
- 一介之士:一个普通人。
- 必有密友,密友:亲近的朋友。
- 必是刎颈之交:一定是生死与共的交情。
- 不必定是刎颈之交:不一定非得是生死与共的交情。
- 大率:大抵、大约、通常的意思。
- 千里之遥:形容相距很远。
- 可相信:可以被信任。
- 浮言所动:被流言蜚语所动摇。
- 多方为之辩析而后已:多方为某人辩解解释而消除误会。
- 事之宜行宜止者:事情需要做或者需要停止的地方。
- 筹画决断:谋划和决定。
- 利害关头:关键的时刻或问题。
- 不必与闻:不必参与。
- 不虑其负我与否:不必担心他是否背叛自己。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对于朋友的看法,认为真正的朋友应该是那些可以信任并愿意为自己着想的人。作者在这里强调了朋友的重要性,认为没有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一个人很难独自应对生活的各种困难。这种观点虽然有些理想化,但也是人们对于友谊的一种普遍期待。
整首词以“一介之士”开头,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份的认识,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需要朋友的帮助和支持。接着,作者阐述了自己对于朋友的看法,认为真正的朋友应该是那些值得信任并愿意为自己着想的人。这里的“必有密友”和“不必定是刎颈之交”就是对这两种朋友的概括。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作者描述了自己与这些朋友的关系,以及他们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处理事务还是解决问题,他们都能给予自己足够的支持和帮助。这种关系让作者感到非常欣慰和感激。
作者用“此皆所谓密友也”作为总结,再次强调了朋友的重要性。这种观点虽然有些理想化,但也是人们对于友谊的一种普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