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谓禽兽亦知人伦。予谓匪独禽兽也,即草木亦复有之。牡丹为王,芍药为相,其君臣也;南山之乔,北山之梓,其父子也;荆之闻分而枯,闻不分而活,其兄弟也;莲之并蒂,其夫妇也;兰之同心,其朋友也。

【注释】

幽梦影 卷三 十七

  1. 牡丹:指牡丹科植物。
  2. 芍药:芍药花,又名将离草、将离枝。
  3. 王:指王者,这里泛指尊贵者。
  4. 相:指丞相,这里泛指尊贵者。
  5. 南山之乔:南山的大树,比喻父亲。
  6. 北山之梓:北山的大树,比喻儿子。
  7. 荆之闻分而枯:荆条(桑叶)分叉后枯萎了。
  8. 闻不分而活:荆条(桑叶)不分叉就活着。
  9. 莲之并蒂:莲花的花瓣连在一起。
  10. 其夫妇也:比喻夫妻恩爱。
  11. 兰之同心:兰花的花心紧紧相连。
  12. 其朋友也:比喻朋友之间情投意合。
    【赏析】
    这首小令以物言志,以物喻人。作者认为禽兽和草木都有知人伦之情的,但更进一解,则牡丹为王、芍药为相,南山之乔、北山之梓,荆之分而枯、闻不分而活,莲之并蒂、兰之同心,都是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情的自然流露。此词语言清新自然,寓意深刻,是一首咏物言志之作。
    “古谓禽兽亦知人伦”,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对禽兽与草木有“知人伦”之情的论述。作者认为,禽兽和草木都有情感,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类似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这是作者的独到见解,也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接下来,作者分别以牡丹、芍药为例,说明禽兽也有君臣之分;以南山之乔、北山之梓为例,说明草木也有父子之情;以荆条分叉前后的变化为例,说明禽兽也有兄弟之间的情感纠葛;以莲的并蒂和兰花的心心相印为例,说明草木也有夫妻之间的感情纽带。这些例子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既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又富有哲理性,引人深思。
    全词运用了类比、对比等手法,通过对动物和植物的细致观察,展现了它们之间复杂的感情世界。同时,作者还巧妙地将自然界的事物与人的情感世界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不仅体现在词的意境上,还体现在词的语言表达上。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