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有丑而可观者,有虽不丑而不足观者;文有不通而可爱者,有虽通而极可厌者。此未易与浅人道也。

【注释】

“貌有丑而可观者”,貌,这里指人的容貌;丑,丑陋。“有虽不丑而不足观者”,虽,即使;不足,不值得,不值得看。“文有不通而可爱者”,通,这里是通畅,明白;可,可以。“有虽通而极可厌者”。极,非常、很;厌,讨厌、不喜欢。“此未易与浅人道也”,此,指上文所说的两种人;与,给……听;道,讲述。

【赏析】

这是一首议论性小品诗。诗人在这篇短文中阐述了审美标准和审美趣味问题。作者认为,对于美丑和优劣的区分,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应该从具体的情况出发,分别对待。文章指出:“貌有丑而可观者,有虽不丑而不足观者;文有不通而可爱者,有虽通而极可厌者。”这是说,外貌虽然长得不漂亮但还可以欣赏的人,以及写文章虽然写得不够好但还可以使人觉得有趣的人,都是不应该受到轻视的。至于外貌好看但是不值得一看的人,和文章写得很好但使人看了很厌烦的人,是不应该提倡和宣扬的。作者强调要善于识别美丑、优劣,并且要区别对待不同的人。

这首诗对审美标准的看法,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审美趣味的平庸化倾向。这种审美趣味,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只重视形式上的华贵、堂皇,而不重视内容上的深厚、充实;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只喜欢表面上的修饰和雕琢,而不注重内在的真实和质朴。这种审美趣味的平庸化,既不利于艺术的发展,也不符合人类审美活动的根本要求。因此,作者在《幽梦影》中提出的这种审美观点,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