婢亦知书奴爱主,此欢端不让王侯。
【其十四】
书生骨力本无奇,快景思来亦解颐。
天下诸缘如愿想,人间万事总先知。
千金倒橐存知己,一剑诛仇结义儿。
闲与青州刘跛子,年年洛下看花时。
【其十五】
寓形宇内复何常,几见乘龙入帝乡。
须信朝荣还夕悴,妄分遗臭与流芳。
白衣苍狗成千古,意马心猿遍八方。
一念忽回腔子里,依然瘦骨倚匡床。
诗句释义
【其十四】- 婢亦知书奴爱主:此句表明仆人虽地位低下但仍然渴望学习,并以此表达对主人的爱。
- 此欢端不让王侯:这里的“欢端”指乐趣或者快乐,“王侯”指的是尊贵的君王,诗人认为这种快乐是平等无差别的。
- 书生骨力本无奇:书生(读书人)通常被赋予高尚和智慧的形象,此处强调书生的骨气并不特殊或出众。
- 快景思来亦解颐:形容看到美好的景色时的心情愉悦和舒畅,甚至到了笑出声的地步。
- 天下诸缘如愿想:这里表达了一种理想的境界,即世间万物都按照心愿发展。
- 千金倒橐存知己:千金(重金)意味着大量的财富。倒橐可能指一种古代储物方式,用布袋装满财物后翻转过来保存。此句意指通过财富积累而结交的朋友值得珍惜。
- 一剑诛仇结义儿:使用剑作为象征来消除仇恨,结为兄弟。
- 闲与青州刘跛子:刘跛子是一个名字或昵称,表示与某人交往。
- 年年洛下看花时:洛下可能是洛阳的简称,每年春季都去洛阳赏花。
译文
- 婢女也明白书卷知识,奴隶同样深爱主人。
- 此乐并不逊色于王侯,书生的骨气并不特别。
- 看到美景心情愉悦,世间万物都按着心愿发展。
- 金钱能积累友情,一把剑可消灭仇恨,结为兄弟。
- 闲暇时与朋友交流,每年春日都去洛阳赏花。
赏析
【其十四】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世界,其中书生和奴隶都有高尚的情感和价值观。通过对比,诗人强调了无论出身如何,都能拥有快乐和满足感。诗中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精神追求,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美好怀念。
【其十五】这首诗则转向了人生无常的主题,诗人用“苍狗”和“白衣”等意象,暗示世事变化无常,如同苍狗穿白衣服一样快速地变化,无法长久保持本色。接着通过“意马心猿”的比喻,描述了人们内心的种种纷扰和不安定,以及在八方游历中的疲惫。最后一句“瘦骨倚匡床”,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晚年时的孤独和无助,凸显了人生的苦短和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