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游上海十五年矣。寓庐属在洋场,耳目所及,见闻遂夥。因思此邦自互市以来,繁华景象日盛一日,停车者踵相接,入市者目几眩,骎骎乎驾粤东、汉口诸名镇而上之。来游之人,中朝则十有八省,外洋则二十有四国。各怀入国问俗、入境问禁之心,而言语或有不通,嗜好或有各异,往往闷损,以目迷足裹为憾。旅居无事,爰仿《都门纪略》辑成一书,不惮烦琐,详细备陈。俾四方文人学士、远商巨贾身历是邦,手一编而翻阅之。欲有所之者庶不至迷于所往;即偶然莫辨者,亦不必询之途人,似亦方便之一端。若谓可作游沪者之指南针也,则吾岂敢!
光绪二年冬至日仁和葛元煦识。
【诗句解读】
余游上海十五年矣。寓庐属在洋场,耳目所及,见闻遂夥。因思此邦自互市以来,繁华景象日盛一日,停车者踵相接,入市者目几眩,骎骎乎驾粤东、汉口诸名镇而上之。来游之人,中朝则十有八省,外洋则二十有四国。各怀入国问俗、入境问禁之心,而言语或有不通,嗜好或有各异,往往闷损,以目迷足裹为憾。旅居无事,爰仿《都门纪略》辑成一书,不惮烦琐,详细备陈。俾四方文人学士、远商巨贾身历是邦,手一编而翻阅之。欲有所之者庶不至迷于所往;即偶然莫辨者,亦不必询之途人,似亦方便之一端。若谓可作游沪者之指南针也,则吾岂敢!
【译文】
我在上海游历了十五年了。我的住所坐落在洋场附近,所见所闻非常丰富。因此,我想到这个城市自从开放市场以来,繁华的景象日益增长。车马行人络绎不绝,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人们怀着不同的心情来到这里,有的是为了观光旅游,有的是为了做生意。他们中有些人的方言听不懂,有些地方的饮食和习俗也不同。这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和烦恼。因此,我决定写一本书,详细地介绍这个地方的情况。希望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商人能够通过阅读这本书,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的情况。
【赏析】
这首诗是葛元煦对自己在上海游历的经历的描述。他详细地介绍了上海的繁华景象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上海的热爱和对游客的关心。同时,他也提醒游客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免因为语言不通或者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产生困扰。最后一句“若谓可作游沪者之指南针也,则吾岂敢!”更是体现了他对游客们的关心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