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家烟树里,竹湛最佳名。
茅屋经秋补,山田隔岁耕。
残阳归牧笛,零露咽虫声。
更遇村翁说,生平未入城。
竹湛
数家烟树里,竹湛最佳名。
茅屋经秋补,山田隔岁耕。
残阳归牧笛,零露咽虫声。
更遇村翁说,生平未入城。
注释:
- 竹湛(zhàn):指竹林。湛:清润、清澈。
- 数家:几户人家。
- 烟树:模糊不清的树木和烟雾。
- 竹湛最佳名:这里用来形容竹林中的竹子特别清澈。
- 茅屋:用草和木头搭建的房屋。
- 经秋补:经过一个秋天的修补。
- 山田:在山里的农田。
- 残阳归牧笛:傍晚时分,牧民吹响牧笛归去。
- 零露:早晨或晚上,露水还未完全蒸发。
- 咽虫声:蟋蟀等昆虫的叫声。
- 村翁:村里的老者。
- 未入城:没有去过城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诗中“竹湛最佳名”一句,以“竹湛”形容竹林的清澈,突出了竹林的清新与雅致。接下来,诗人详细描述了乡村的生活场景和自然环境,如“茅屋经秋补”,表现了村民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山田隔岁耕”,则展示了山区农田的辛勤耕作。这些细节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歌也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心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中还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比山村与城市的繁华,诗人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城市生活的反思。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