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依古岸,渔火照沙洲。
秋满千山白,滩衔乱石流。
推篷光入枕,系树影移舟。
不识谁家子,清歌水上楼。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秋夜宿三河

黄昏依古岸,渔火照沙洲。

秋满千山白,滩衔乱石流。

推篷光入枕,系树影移舟。

不识谁家子,清歌水上楼。

译文如下:
秋夜我住在三河,黄昏的时候我依傍在古老的河岸边,渔夫们点燃的灯火映照着沙滩。
秋天已经降临,山峦上覆盖着一层洁白的颜色,河水带着泥沙冲刷着河滩。
推开帐篷让阳光洒满枕头,系好船桨让树影随着水流飘荡。
我不认识是谁家的少年,他在这清澈的歌声中登上了楼上。

注释与赏析:

  • 黄昏依古岸:黄昏时分,诗人依傍在古老的河岸旁,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宁静。
  • 渔火照沙洲:渔民们在傍晚点亮渔火,照亮了沙滩上的小洲,为夜晚增添了一丝温暖和生机。
  • 秋满千山白:秋天来临,山上的树叶变成了白色,整个山峦都被一层白色的霜雪覆盖,显得格外壮观。
  • 滩衔乱石流:河滩上散布着各种各样的石头,这些石子在流水的冲击下不断移动,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 推篷光入枕:推开帐篷,让外面的阳光洒进枕头,温暖而舒适,让人感到一丝丝的惬意和放松。
  • 系树影移舟:系紧船桨,让树影随着水流漂移,感受着水波不兴的宁静。
  • 不识谁家子:虽然我不认识是谁家的少年,但他在这清澈的歌声中登上了楼上,让人不禁心生好奇。

这首《秋夜宿三河》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夜景,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世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对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表达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