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消尘网豁眉端,纵被闲愁缚也宽。
花事韵添朝芍药,竹声清绝夜琅玕。
烧香却爱烟成篆,书句偏嫌字出阑。
莫道日长炎热苦,自知心骨本来寒。
竹窗
只消尘网豁眉端,纵被闲愁缚也宽。
花事韵添朝芍药,竹声清绝夜琅玕。
烧香却爱烟成篆,书句偏嫌字出阑。
莫道日长炎热苦,自知心骨本来寒。
【注释】
竹窗:借指隐者居处。
豁眉端:开阔眼界。
芍药:即芍药花,一种春末夏初开花的花卉。
琅玕(láng gān):美玉名,此处指竹。
篆:指香烟缭绕的样子。
阑:通“栏”,栅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赞美。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竹林中的美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首联“竹窗”两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心境和环境变化,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里,诗人以“竹窗”为背景,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一个宽敞明亮的房间,窗外是翠绿的竹林。这种环境使得诗人心情开朗,即使有闲愁也能轻松地放下。
颔联“花事韵添朝芍药,竹声清绝夜琅玕。”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里看到的景象。清晨的时候,诗人看到了盛开的芍药花;夜晚的时候,他听到了竹叶的清风吹过的声音。这些美好的自然景象使得诗人感到愉悦和满足,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他开放。这里的“花事韵”和“竹声清绝夜琅玕”都是对美好景物的赞美。
颈联“烧香却爱烟成篆,书句偏嫌字出阑。”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的日常活动。诗人喜欢烧香,因为香烟缭绕的样子让他感到宁静和舒适;他还喜欢书写,因为字迹清晰流畅是他的追求。然而,他也有自己的烦恼,那就是写字时总是不满意自己的作品,总觉得自己的字不够漂亮。这些日常的活动都充满了乐趣和满足。
尾联“莫道日长炎热苦,自知心骨本来寒。”这是全诗的总结,也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虽然外界的炎热让人难以忍受,但诗人深知自己的内心是冷凉的,这种内心的寒冷反而让诗人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这里的“热”和“寒”都是比喻,象征着外界的环境和内心的感受。
这首诗通过对竹林、花事、焚香、书写等活动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思想深度。